晚望·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郑珍的诗作,风格多样,题材较为广泛。有的反映了他所处时代人民的苦难和血泪,如《经死哀》、《捕豺行》、《煮海铅厂三首》等,堪称诗史;还有的则表现了祖国西南山川的秀丽,民情的淳厚,属于田园诗的范畴。然而,他的这部分描绘山水民俗的篇章,与以往超然物外的隐逸之作不同,往往包含着相当的社会意识与现实感,如这首《晚望》便是。
《晚望》一诗约作于诗人的中晚期。前六句描绘了傍晚的高原春色:归巢的鸟儿隐没在天边的碧云之后,翠绿的稻田里步出晚归的农人,溪水在秋气未到之前,显得宁静而清澄,群峰在阵雨清洗之后,但觉容光一新。到处弥漫着一种悠然自得,恬静安适的美好情调,一切都是那般平静、和谐,透露出从太古至今不曾改变的气息。
如此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当地人民应该是生活得与世无争,美满幸福了,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最后二句,以“独怜”二字领起,骤然跌落于沉重的氛围中,诗人向读者展示了另一番人间景象;溪流左右,十室九贫。作者没有被那眼前的“太古之情”所陶醉,他冷静而深沉的目光注视着山溪两岸的农家,明白美丽的山水并没有给农夫带来幸福。自然界的恬静美好并不能掩盖现实生活的贫困与不幸,这种完美与缺憾的矛盾反差,无疑逗出了作者深深的叹息,全诗的情调亦由前面的闲适而变为沉郁了。诗人的可贵之处也就是发现并描绘了这种人世生活的不协调,“悠然太古春”的川贵高原,如今却是“十室九家贫”,诗人成功地运用了对照反衬的艺术表现方法,从而赋予诗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当然,诗人只作客观描写,不究其社会原因,使诗具有蕴含之美,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作为晚清“宋诗派”诗人,这首诗的文字章句颇见锤炼之功,如“收”、“出”、“静”、“新”诸字,可谓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其中“收”字,尤为匠心独运,不说归鸟消失于云海深处,而说碧云收取飞鸟于茫茫天际,自然造物顿见灵性,通过它给这些小生灵以晚归的安憩,正显示出诗歌语言反常合道的韵味。在句法安排上,颔联之格式与颈联就不同,前者动词居中,后者形容词在后,这种错落变化的章法亦体现了宋诗派刻意布置的艺术追求。其它像音韵的和谐,取景的变化,状物的鲜明,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足资读者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