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的基本名词有哪些

所谓词学名词,是指在词中出现的学术专用名词。可以说,了解这些词学名词,也是对词这种艺术体裁的再认识。下面我们便逐一介绍一些常用的词学名词。

(1)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个字为句的顿逗处,通常又叫一字豆,又称“读”(音“豆”)。一字豆多数是虚词,如“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等;有些是动词,如“对、望、看、念、叹、算、料、想、怅、恨、怕、问”等等。从声调看,大多数是去声字。这些字往往放在四字句前面构成五字句(上一下四式),如“渐霜风凄紧”、“更草草离筵”、“又酒趁哀弦”、“且莫思身外”、“纵豆蔻词工”、“念武陵人远”等等。所谓“一字豆”就是读到这个字时要稍作停顿(以引起下文)之意。如“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懂得一字豆,才不至于误解词句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实际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长城内外”,“望”字是一字豆,“长城内外”是四字律句。这样,“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成为整齐的对仗。“一字豆”也称“一字领”或“领字格”。“一字豆”多应用在中调或长调词中。

(2)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的地方,上句必押仄韵,或上句是押平韵,这里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反之,凡词谱中注有换仄的地方,上句必押平韵,或上句押仄韵,这里另换一仄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例如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一仄韵),黄滕酒(叶一仄),满城春色宫墙柳(叶)。东风恶(换仄),欢情薄(叶二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叶二仄)。错(叶二仄),错,错!春如旧(叶一仄),人空瘦(叶一仄),泪痕红□鲛绡透(叶一仄)。桃花落(叶二仄),闲池阁(叶二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叶二仄)。莫(叶二仄),莫,莫!”前后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

(3)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叠句。如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词中均有叠句。叠字。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又名“重言”,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倒叠字。如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词中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叠韵。如林逋《长相思》:“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词中首二句韵同。

(4)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词的下一段开头又叫“过片”。

(5)转调。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式而进入另一调式称转调。在词中,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例如徐伸《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沈腰,而今潘鬓,不堪临镜。重省。别时泪滴,罗衣犹凝。料为我厌厌,日高慵起,长托春酲未醒。雁翼不来,马蹄轻驻,门闭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二郎神》词牌一般以柳词为准,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五仄韵。结尾倒数第三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而徐伸之词为一百零五字,节奏有变,故为转调。在词中,转调词牌很多。一般来说,转调就是把原来的词谱的平韵转为仄韵,或把仄韵转为平韵,也有在词中对个别字进行平仄转换的。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句法、用韵等方面均有变化。如《踏莎行》本为58字,《转调踏莎行》则变成65字了,《转调满庭芳》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

(6)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所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又称减字。例如朱敦儒《减字木兰花》: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这首“减字”调一共减了12个字,且又换了韵,而原调是不换韵的。

(7)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所增,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添字又称“摊破”,即“摊开”“裂开”的意思。为了适应乐曲节拍变动的需要,有时词人对原调的字数有所增加,或破一句为两句,随之在结构和用韵上也可能有所变动,因而形成别体。例如正体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再看唐·无名氏《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无名氏的词,上、下片各增3字(摊),韵脚也移动了(破)。这就是“摊破”。

(8)领字。领字一般在词意转折的地方,使上下句结合,起过渡或联系作用。领字大都用去声字。因为词是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用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例如王安石《桂枝香》:“登临纵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其中第二句的“正”便是领字,这样的句子格式为上一下四。此外,八字句中领格必然为上一领下七的结构,第一个字为领字,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对”字领下面的“潇潇暮雨洒江天”是经典的一领七的八字句式。九字句领格则为上二领下七格式,如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都是这种领格的经典句式。关于领字,我们将在下节《什么是词的领字格?》中详细讲述。

(9)慢、近、引、令。“慢”即“慢曲子”的简称,指唱起来节拍较慢。“引”和“近”,这两个字都有引长、扩充的意思。近词又叫“近拍”。引词和近词,一般比原词较长,节奏较慢。三者的共同点是:字数一般比原调的字数多得多。如《浪淘沙》54字,《浪淘沙慢》扩为三叠,132字;《雨中花》50字,《雨中花慢》则是100字;《千秋岁》71字,而《千秋岁引》则为82字;《诉衷情》45字,《诉衷情近》则为75字。“令”则是最初某个词牌称为“令”,似与行酒令有关,但格式并无变化。如《浪淘沙》又称《浪淘沙令》;《调笑》又称《调笑令》等。后来,一般把字少调短、节拍较急促的词称为“令词”,如《十六字令》《三台令》(24字)等。

(10)促拍。“促拍”,是由增字而形成的词调别体。增字,使得两个韵脚之间距离较远了,节拍变得松散,有必要促节短拍加以调节,因此,这类词调便称为“促拍调”。例如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朱敦儒《促拍丑奴儿》:

清露湿幽香。想瑶台、无语凄凉。飘然欲去,依然是梦,云度银潢。又是天风吹淡月,佩丁东、携手西厢。

泠泠玉磬,沈沈素瑟,舞遍霓裳。

此调“促拍”体下片,第二、三韵之间隔了3句,共12字,当然演唱时有促节短拍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