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能改,不掩饰过错

知错能改,不掩饰过错

原典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译释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解读

最大的遗憾是不知悔改

《弟子规》要求孩子从小学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有过错不要紧,关键看你在过错面前的态度,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能下定决心改掉这个过错,那就是好样的。

培养孩子们这种“知错能改”的品性,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有益处的。最怕的是,一个小孩儿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不但不承认错误,还花言巧语地找借口辩驳。这种不知悔改的行为,其实是在增加自己的过错。久而久之,这种小的过错得不到改正,就会在将来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一天中午,庄园主将新买来的闪闪发光的斧子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庄园主的儿子看到斧子,十分喜爱,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为了一试效果,他拿着斧头跑到樱桃园里,选中一棵小的樱桃树,猛地砍了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

小树倒下的一刹那,男孩惊了一下,他知道自己闯祸了,便赶忙将斧子丢在原处,然后跑回了家。几个小时后,做活回来的庄园主发现心爱的樱桃树“死”了,顿时心生愤怒。回到家里,他首先将果农找来,训斥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查出来。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更加恐慌,心想,如果我不承认,错怪了别人,可如何是好?如果承认,父亲要打骂我,岂不是自找苦吃?

犹豫一会儿后,男孩鼓起勇气找到父亲,对他说:“爸爸,别追查了,樱桃树是我砍的”。父亲了解完情况后,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说:“孩子,谢谢你的坦诚,我为你的诚实而欣慰,你知道,与做人的诚实相比,100棵樱桃树又算什么呢?”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

如果小华盛顿掩饰了自己的过错,他不会被父亲打骂,但他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再次以撒谎的方式逃过一劫,久而久之,他会发现,掩饰过错是一件很爽的事,因为不用担责任,也不会被人发现。这样他的胆子会变大,甚至会铤而走险去做更大的坏事。

但是,做坏事总有败露的一天。如果有一天,他的恶劣行径被发现了,那么他将因此锒铛入狱,受尽一生苦难,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所幸的是,他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认,而且,他的举动也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样,在他的意识中便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承认错误是一件好事,它既不会使自己再饱受良心谴责,也能让自己改正错误,修炼更好的自己。所以,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成长为一个富有担当的人。这些美好的品格最终使我们收获了一个伟大的人物。

其实,越是伟大的人物往往越有谦逊的人格,越能认识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错误。

据说太宗常思民间疾苦,有一年安南都护曾进贡奇珍异宝,太宗看来虽然喜欢,但也将原物发回,并下旨无论何地守备,都不能再有此媚上之举。太宗之举是从两方面考虑:一则是安南远隔千里,这一路上进贡珍宝必然耗费朝廷无数人力物力,如果自己收下此物,那么各地就都会效仿,这样你也送我也送,民力不知要消耗多少。二则是太宗深知玩物丧志,虽只是一些珍宝,但如果因为喜好就动了欲望,那此后就会欲壑难填。

还有一次,有人进贡一只鹦鹉给太宗,太宗喜欢活物,就拿过来赏玩。不巧此时魏徵刚好有事觐见,远远地看到了太宗在玩鹦鹉,于是快步走了过来。太宗看到魏徵过来,赶忙把鹦鹉放进了袖子里,想等魏徵走后再拿出来。魏徵自然知道太宗的意思,就故意在太宗面前磨蹭,一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说,说得太宗不胜其烦了才离开。等魏徵离开之后,太宗赶忙将鹦鹉拿出来,谁知拿出来一看,鹦鹉却早已被他捂死了。

鹦鹉死了,太宗很是生气,因此就迁怒于魏徵,但转念一想,立即明白了魏徵的意思。于是非但没有怪罪魏徵,反而向魏徵认错,答应他以后再不会做这样玩物丧志的事情了。

唐太宗是九五之尊,却为一只鹦鹉而深深自责,这不免有点矫枉过正了。然而在道德的规范上,再矫枉过正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培养道德,只能紧而不能松,紧了人不过是会累一些,但如果松一点,那很可能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唐太宗的勇于认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犯了错,人的本能是为了自尊,为了颜面而掩饰错误,掩饰错误需要谎言,而说了谎话,再解释这句话时,我们就要用更多的谎话去圆这个谎。我们知道,谎言毕竟是脱离实际的,总有一天,这个谎言会露馅。到了那一天,你所撒的所有谎话都将成为你的罪证,谎言越多,你的罪就越不可饶恕。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所以我们应该坦诚看待这一点,有不足就去承认它,改正它,完善它,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弟子规精华

不要为了颜面,为了自尊去撒谎,以掩饰自己的过错,因为那样其实是在为自己贴罪证。撒的谎越多,贴在身上的罪证就越多,就越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