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原文与翻译

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

原典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译释

大道广布无垠,它左右着天地万物。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却不自居有功。它成就了功业却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它没有私欲,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它而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始终不以为自己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老子看来,道包容万物,大公无私,可大可小。道尚且如此保持谦卑自然,而人,有什么资格自大呢?个人在宇宙中如微尘,生命和能力都很有限,所以更要效法自然大道,谦卑自守,包容豁达,能屈能伸,能进能退。

解读

为人要懂得谦卑

简·奥斯汀笔下的《傲慢与偏见》围绕贝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展开。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达西是个傲慢的人,对于那些对他有好感的姑娘,他都表现得很冷漠,这让他曾钟情的姑娘伊丽莎白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偏见。经过一连串有趣的周折后,误会终于得以消除。达西克服了傲气,伊丽莎白也克服了对他的偏见,最后两人终成眷属。

傲慢是人性中一种需要被抑制的品性。傲慢的人通常自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凡事过分强调自我,主观性太强,未免会给人一种傲慢自负,自我标榜的感觉。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使别人产生反感。因为没有人愿意同一个趾高气扬的人交往。

曾有人问老子:“您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您可以告诉我天和地之间的高度吗?”老子想也没想就回答说:“三尺!”

问话的那个人笑着说:“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若是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高,那我岂不是快要把天顶破了?除非大家都是小孩子。”

老子神态自若地说:“是呀,所以凡是身高超过三尺的人,若想要立于天地间,便要懂得时时低下头来。”

老子的意思是,天与地相隔只有那么高,想要立于世间便要懂得低头。他也在告诉世人,头不可仰得太高,做人不可傲慢,锋芒不可太露,在生活中要懂得低调行事。头抬得太高必然会被撞破,锋芒毕露就会遭受他人的排挤。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三国时期,杨修为什么会遭到诛杀?就是因为他过于傲慢,曹操觉得他的光芒盖过了自己,所以才将其杀掉以绝后患。同样身在曹魏,贾诩为什么能得以善终呢?因为他做事懂得低头,不管什么时候都懂得隐藏自己,非要拿主意时他也会将主动权交到曹操手里,对于他这样低调谦卑的人,曹操自然不忍心将其杀之。由此可见,傲慢并非一件好事,越是有才华的人,越应该低调谦卑。

有句老话说:“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众所周知,花开得最娇艳时,不是被人摘走,就是慢慢走向衰败,只有半开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喝酒也是如此,若是喝得酩酊大醉,那不仅使自己难堪,也会拖累他人,因此只有在喝到微醉不醉时,才会感觉到心情舒畅,大家同乐。人生也应如此,当春风得意时,切不可趾高气扬,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越是在人生得意之时,我们越应该懂得内敛,学会“装醉”。

当年,曾国藩率领“曾家军”攻破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后,立刻给他的弟弟寄去一封信,信的结束处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以此来告诉弟弟,切不可因此而自满,越是有功之人越应懂得低头做人。历史上不乏功业卓著,缺少的是在功业卓著后还能保持低调作风的人。

张良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臣,在帮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他积极出谋划策,为刘邦建立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论功行赏,赐给他齐地的三万户作为食邑,但张良没有接受。

本来,他有资本享受皇帝给予的一切奖赏,因为这是他的功劳,是他值得获取的报酬。但是,他只要了一块小小的地盘——那个他和刘邦初次见面的地方,以此表达他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

在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张良选择了急流勇退,归乡隐居。从平民到位至列侯,到人臣之极,他已经满足了。他不慕名利,解印归田,修性养心,演戏黄老之学。

张良的行为,就是一种“功成而不名有”的美德。所以他比彭越、韩信等人更能自保,也能流芳百世,达到了“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境界。

修身之道,在于“剪掉”一个人身上那些令他人反感的品性,比如傲慢、懒散等,提升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无可挑剔的完人。在老子看来,一个修养深厚的人应该是谦卑自然的,而不是傲慢自大的。正如他在《道德经》写的那样“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人即使功业很大,也不必居功自傲,他更应该像圣人一样,谦卑不傲,而不自矜。

道德经鉴赏哲思

圣人之道在于即使功业有成,也不居功自傲,因为他懂得事物有物极必反的两面性。有才华、有能力固然好,但不能过于张扬,凡事懂得谦恭行事,才能懂得明哲保身,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