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交归焉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1]。
以道莅天下[2],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3],
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4]。
【注释】
[1]小鲜:小鱼。
[2]莅:临,莅临。
[3]非:非但,不仅。
[4]德交归焉:德复归于他们,让他们享受德的恩赐。
【译文】
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鱼一样。
用大道治理天下,
那些鬼怪就不能作怪了。
并不是鬼怪不愿作怪了,
而是鬼怪作怪也不能伤害人了。
不但鬼怪作怪不能伤害人,
而圣人也不伤害人了。
鬼怪和圣人两者都不伤害人,
所以人们守德而安宁合一。
【解析】
在上章老子主要讲述了节俭少费在治国中的重要意义,老子虽然没有明言治国必须秉承自然无为的宗旨,但节俭少费的前提条件则必须是自然无为,有为则有费,实际上老子强调的还是自然无为的思想。这一章老子所强调的仍然是自然无为,如“以道莅天下”就是强调以自然无为去治理天下。老子的无为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不管是为官还是为人,老子都提倡运用无为的思想来关照。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即小鱼,我们都知道小鱼的身体还没有长成,骨弱肉薄,一不小心就会将小鱼弄碎,因此烹煎小鱼所忌者就是不断翻折,如不断翻折,势必将小鱼煎碎。老子不是说治理国家像烹饪小鱼一样容易,而恰恰相反,小鱼并不容易烹煎,要多加小心才能烹饪出美味的小鱼来,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如果统治者恣意妄为势必导致国家的混乱,老子用烹饪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旨在说明无为而治的重要意义。统治者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来临。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这句话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乱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鬼神是各个民族都普遍信奉的传统信仰,其由来已久。鬼神是否真实存在?古今的看法和说法都大相径庭,古人一般都相信鬼神的真实存在,而按照现代社会的科学理论,鬼神自然是子虚乌有,它们不过是人心中畏惧、胆怯、妄虚的产物。此处且不必理会古今之是非,一般来说,在阳气鼓荡的时代及刚气十足的人身上,都很难发现鬼神的踪影;而在一些阴气凄迷的年代及一些虚弱、娇柔、神经质的人们身上,则往往有鬼神的莅临。老子对于鬼神的态度颇有现代精神。老子这里所说的道,是正气伸张的表现,它能压倒一切邪气,使充满邪气的鬼神没有立足之地,甚至丧失了它奇异怪诞的功能,因此鬼神在大道面前不敢为非作歹了。
鬼怪到底是什么?我们谁能客观地表述出鬼怪的真实面目?谁又真正地见到过鬼怪呢?鬼怪只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它并非客观地存在,用老子的自然和谐思想来推衍,可以认定鬼怪是自然界不和谐的产物,自然界不和谐而鬼怪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机器人试图消灭人类的穷凶极恶的场景,这多少有些虚构的成分在里面,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改变世界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出自己的杀手。鬼怪也不再单纯指我们头脑中青面獠牙的怪物,而是扩展到了科技领域,比如科技发明和人类欲望的产物:洲际导弹、原子弹、氢弹,这些都可以称得上人类现代的欲望生成的鬼怪。这些鬼怪的杀伤力是巨大的,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鬼怪正在威胁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只是人们只顾眼前的小利益而故意回避了这些鬼怪的危害。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反对人有智慧,极力提倡无知无欲。老子是从人类的本性出发考察欲望的,这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遵循自然大道,竭力削弱自身的欲望,这本身就是遵循了道德的标准。遵循了道德,鬼怪也失去了原本的威力,鬼怪不伤害人,人类相安无事,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一切都自自然然、和和美美了。
从政之道
子产欲图治大国如烹小鲜
春秋末期,郑国的宰相是子产。他善于执政,把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深得民心。他的执政之道就在于刚柔相济,把握住高压和怀柔两种政策的最佳尺度。
当时,许多大国都觊觎郑国。子产认为,郑国要求得生存,当务之急是增强国力。于是子产一面提倡振兴农业,另一方面为确保军事费用,决定征收新税。一时间,民怨四起,对他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有人还密谋杀害他。他的家人和朋友都纷纷劝他改变主张,朝中大臣也站出来反对他的政策。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子产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力排众议,义无反顾地继续实施既定的政策。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即使牺牲我自己的名利也在所不惜。如果虎头蛇尾,我殚精竭虑想出来的兴国之道就会付诸东流。我决心一如既往地贯彻我的政策。老百姓的责难只是因为我的政策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明白的。”子产这样对别人解释。他不改初衷,面对责难仍然坚持己见。
过了几年,农业的振兴计划收效甚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军队也逐步强大起来,足以抵抗外来的入侵。郑国在诸侯国中逐渐树立起不可动摇的地位。
子产的政策并不都是如此“刚硬”,他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就表现得非常“宽容”。
郑国为了大力培养知识分子,在各地普遍设立了称之为“乡校”的学校。但是许多对当政者不满的人就利用乡校传播与统治者相反的观点。若任其发展,就会不利于民心安定,对统治也造成威胁。因此,许多大臣提议关闭乡校。
子产却不以为然,反驳道:“如果那些人聚集在乡校谈论政治,我们就可以听取他们好的意见,不断改良我们的政策,这样看来,不是一件好事吗?”
子产借用了一个比喻,继续说:
“人们的言论就好比是河川里的水,如果我们钳制他们的言论,就如堵塞河水一样。尽管暂时控制住了,不久那些不满就会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堤坝和堰塘终将被冲毁。与其这样,还不如疏通流水,引导它们畅通无阻地流出来,这样不是更合适吗?”
从此以后,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了繁荣发展。
由于子产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在他为政期间,郑国国泰民安,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绵里藏针,柔中存刚是成功的为人之道,刚柔相济是行之有效的处世手段。治理国家同样如此。
子产深知,如果君主严刑峻法,过于苛刻,就会使人们畏而远之;如果太宽松,就会使臣子骄纵跋扈,不易驾驭。所以必须恩威并济,把握好时机和火候,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