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元珍:丁宝臣字元臣。有文名。当时为峡州军事判官,与欧阳修友善。冻雷:即寒雷。这两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故如此说。洛阳以花著称。
[鉴赏导示]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前期的文坛领袖,也是给宋代诗歌开辟道路的诗人。“诗贵含蓄。”一首诗如能做到诗意含蓄蕴藉,婉转曲折,而又一气贯注,就可称是一首好诗了。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鉴赏]
这是一首诗意含蓄蕴藉,婉转曲折,而又一气贯注的好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三十岁,时任馆阁校勘。主张改革朝政的范仲淹因得罪了保守派的宰相吕夷简,被贬知饶州。欧阳修对此大为不平,写了一篇《与高司谏书》,责备高若讷身为司谏不能仗义执言。若讷上其书于朝廷,罗织罪名将诗人贬为峡州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令。本诗就是诗人到夷陵的第二年即景祐四年春所作。在诗中,诗人表露和抒发了对前途充满信心、不以贬谪为苦的心情。
首联化用唐人王之涣《出塞》诗中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意谓春天恐怕不会到这偏僻的山城来了。若不然,为什么时至二月,这里还不见春花的盛开呢?这里明为叹春光之迟到,实则怨君恩之不及。
颔联巧转笔锋,写出了一实一虚的两幅画面。一是眼中所见,一是心中所想,虚实相生,勾勒出山城二月的淡淡春意。
颈联于颔联又是一宕,与首联呼应,抒写孤寂无聊和思乡之感。写得平实亲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尾联是说自己曾在花园最多的洛阳住过,多少艳丽的名花都观赏过,如今在这寂寞的山城,所能看到的虽然只有野花,而且迟迟未开,但也总算差强人意,也就大可不必为之嗟叹不已了。
这首律诗,巧妙地把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诗意含蓄蕴藉,但读起来却那么清新自然,很容易把读者带到诗境中去。然而这朴素无华的诗章写起来却又不是一泻无余,而是起伏迭宕,曲折有致,抒写诗人的心潮起伏是那么细致入微。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和他的散文一样,自然流畅而舒卷自如,是颇具特色的。
[鉴赏要点]
[1]名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2]诗意含蓄蕴藉。[3]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