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籍·入若耶溪》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王籍·入若耶溪》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是一个风景至佳的去所,历代都有诗人题咏。这首诗即是王籍任湘东王参军时游若耶溪而作。

开首一句则扣诗题,写“入若耶溪”。若耶溪“水至清,照众山倒影,窥之如画”(《水经注》),诗人乘一叶扁舟在清溪中缓缓而行,只见微波轻漾,小舟如同在画中移动,真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诗人用“泛泛”来形容小舟在溪水中随着微波荡行的情景,而一个“何”字则透露出诗人初入若耶溪时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

于是我们随着诗人的小舟渐入佳境。诗人的视线顺着轻泛的溪流延伸到远方,只见溪水涓涓,长流不已,仿佛是从云端而下,遥接天际,水天一色,悠远无尽。所以诗人写道:“空水共悠悠。”一个“共”字关联碧水长天,“悠悠”则描画出辽远空阔之态,极有情致。开首这一联写景,由近及远,过渡自然。

三四句写诗人沿若耶溪而行时所见情景。第三句写远眺所见,远处是层峦叠嶂,只见云霞缭绕,变幻无穷。由于云霞蒸腾不息,绵绵不断,仿佛是从千山万壑中“生”出来一样,所以诗人用一个“生”字来描写云霞浮动之势,不仅描摹准确,而且使之拟人化,好像云霞也成为有生命、有知觉的东西,它们怀着无限情意缭绕在群山之间。第四句写近观之景。阳光明媚,照耀着随山势而回曲的溪流,只见一溪粼粼波光在深山幽林间荡漾。诗人写阳光照溪时很有创造性地用了一个“逐”字,把阳光写得有情有知,它恋恋不舍地追逐着这清澈曲折的溪流而去了。在这一联中,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云霞写阳光,似乎它们都对幽美的若耶溪怀着一腔柔情蜜意。其实这正是诗人自身对若耶溪的感受,他的心里正翻腾着对若耶溪的喜爱之情,有如群山间缭绕不已的云霞,他的目光追逐着清澄的溪流,有如那缕缕执着的阳光。王籍在这两句诗中所采用的拟人手法,对唐代的诗人不无影响。

第五六句从听觉的角度写若耶溪的景致。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看来王籍是一个很有艺术见地的诗人,他深谙静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懂得“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钱钟书《管锥编》),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经营出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创造的“寂处有音”的艺术手法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示,不少诗人都运用各种声响来刻画静境或静意,使人感受到静的情趣和静的生命力,将静化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动,而不是丧失生气的死寂。

最后两句是诗人直抒胸怀。诗人仕途失意,心情愁苦,现在泛舟若耶溪上,目睹林泉美景,沉浸在幽寂之中,不觉尘念顿消,产生了归隐之念。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显得和谐自然。

王籍的这首《入若耶溪》刻意经营一种静的境界。无论是小舟泛溪、水天共色,还是云霞生岫、阳光逐流,都是在“静”中完成,写出了山林的静寂无喧。“蝉噪”及“鸟鸣”更是从动的角度来写静。这些都是外境之静。而“动归念”、“悲倦游”则道出心境之静。由外境之静到心境之静,静的层次逐渐深化,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