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童区寄传》原文及讲解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唐朝中期后,连年战争,全国人口大为减少。于是边远地区竟然有人专门以赎卖人口获取暴利,而当时南方官僚还掠买当地的儿童,称为“南口”,去献给朝廷或送给权贵。这就更助长了掠夺和买卖人口的罪恶行为。《童区寄传》一方面揭露了掠卖人口以致户口减少的情况,指出了“汉官以为己利”的罪恶,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暴政下的苦难;另一方面歌颂了一位十一岁的儿童区寄机智勇敢地杀死两个暴徒的行为,刻划出一个少年勇士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痛恨黑暗政治,体恤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童区寄传》的节选。它的构思新奇,情节曲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绘得很有特色,生动细致,惟妙惟肖,一个栩栩如生的机智勇敢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其中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在奇特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了少年英雄区寄与众不同的个性。从开头至“愿以闻于官”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它记述了牧童区寄与掠夺人口的强盗作斗争的故事,其情节曲折、紧张、惊险、动人,有一连三个出乎人们意外的回合。先看第一个回合。两个强盗将年仅十一岁的区寄绑架起来,“布囊其口”,准备到野市上去卖。这时区寄“伪儿啼”,假装着恐惧颤抖的样子。小孩子遇难时啼哭、恐惧,是常有的情态,正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因而,两个强盗就轻视了区寄,不加防范,“对饮酒,醉”。并且两个强盗中只有留下一个看管区寄,还把刀放在路上呼呼大睡。这时,故事情节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儿童区寄“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接着拿起刀子把睡着的强盗杀死了。这是第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行动,显示出少年英雄区寄的机智和勇敢。再看第二个回合。当那一个上集市去的强盗看到自己的同伙被区寄杀了,便抓住区寄并要杀死他。这个强盗要为同伙报仇,杀死区寄,这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一次出乎人们的意料:少年区寄利用强盗的势利观念,假意晓之以利,使强盗满以为:“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由于强盗庆幸自己的同伙被杀,区寄便保全了生命。年仅十一岁的区寄竟能用话迷住强盗,可见其多么机灵!最后看第三个回合。这一次,强盗把区寄捆绑得紧紧的、牢牢的,但到深更半夜,区寄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炉火上烧断,“复取刃杀市者”。这一下,使整个集市上的人都大吃一惊。可见少年区寄的举动多么出人意料!也正是在这又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中,再次显示了少年英雄区寄的机智和勇敢。《童区寄传》正是在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了少年英雄与众不同的个性:奇特的机智,奇特的勇敢。

本文可分为二段。从开头至“愿以闻于官”,为第一大段,正面描述区寄智杀两名盗贼的经过。从“虚吏白州”至结尾,是第二段。写区寄智杀两个盗贼后威名远震,从此盗贼不敢反目相视。这是侧面描写。全文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鲜明,个性色彩奇特,作者对掠卖人口这一恶俗的痛恨,和对少年英雄区寄的喜爱之情溢于形象的描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