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大意解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语出唐·杜甫《春望》。诗见“国破山河在……”条引。烽火:战火。三月:指春季三个月。本篇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当年这三个月中,史思明、蔡希德等围攻太原,受到了李光弼的抵御;郭子仪引兵从鄜(fū)州出击崔乾佑于河东;安守忠等从长安出兵西寇武功。各方战事紧张,杜甫家在鄜州,音信稀少。抵:抵当,顶得上。“烽火”句上承“感时”句,“家书”句上承“恨别”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接连遭受三个月的战火,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战乱年代家书的宝贵。

例如

①因为只有打起仗来,才会燃放烽火,所以古人常借烽火来指战乱、战火。如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烽火可以理解为兵荒马乱。(摘自张庆《烽柝漫话》)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诗句深深地刻在范基标的心中。他想战友之所想,急战友之所急,遇到只有部队代号、没分号,或只要老山前线×××收这样的信件,总是千方百计到各分队打听,不厌其烦到机关查花名册。上前线后,他共救活了683封这样的疑难信件。(摘自陈其付等《老山鸿雁》)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通信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价值,似乎是不可估量的。(摘自李强《绿魂》)

④说起家书,自然会让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已很少有“请明月代传情,寄我片纸儿慰离情”的情况了。(摘自钟美芬《女儿的家书》)

⑤在电信业务没有出现之前,人们远距离的沟通交流只能用信件往来,既不方便又耗时间。因此诗人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摘自王煜全《电信创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