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出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见“东风夜放花千树……”条引。度:次。蓦(m ò)然:忽然。那人:指所爱的人。阑珊(shān):零落,将残。这几句词的意思是:在观灯的游人群里,我千百次地寻找,都不见她的影子,忽然间回头一看,那人正在灯火稀落的地方站着呢。词面上是写观灯,实际上显然是有所寄托的。作者追求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所反映的是他自己在政治上失意以后,宁愿闲居,也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国维曾引用这几句词(参见“昨夜西风凋碧树……”条引),称之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三境”。比喻几经周折或多次失败之后,一个偶然的启迪,遂使思路大开,获得成功。后人常引用这几句词,或用其本意指寻人,更多的则是用作比喻。他,有时引作“她”。
例如
①酒会都快近尾声了,姚茫早应该来了,方月返身过去,在逐渐稀疏的人群中找寻他。姚茫果然从一大群碧眼红发的洋人当中,朝她举了举杯,咧嘴笑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姚茫显然来了好一会了,他立在那儿,等着方月回头去发现他,他知道她迟早会转过头来的。(摘自施叔青《窑变》)
②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同志排队买到了小蛋糕,她站在路灯下那么高兴。我突然想起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搞经济也是一样,寻了千百度,才寻到这种“窗口经济”!(摘自陈祖芬《经济和人——系列报告文学〈挑战与机会〉之三》)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我们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走过的路子,看到一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体制正脱颖而出的时候,该是多么欣喜和自豪!(摘自重庆日报评论员《回头看不是走回头路》)
④向西月毫不掩饰地说:“你是学文学的,应该读过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然才有诗意!”(摘自肖为《征婚》)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颇有意境的词句,但现在的济南人恐怕已经很少会记起了。因为,阑珊的灯火已经走入了尘封的记忆。(摘自韩磊等《流光溢彩的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