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至理名言 孙子

孙子兵法·主题篇·庙算决策

《孙子兵法·主题篇·庙算决策》鉴赏

〔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火攻〕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鉴赏】战前要进行“庙算”,是《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庙”是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国事的建筑。古代兴师作战前,要在庙堂上举行仪式,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称为“庙算”。所谓“得算多”的“算”,是古代计数用的筹码,这里引申为胜利的条件。“庙算”后“得算多”,即胜利的条件多,就能胜利;反之“得算少”,即胜利的条件少,就不能胜利。孙子用“庙算”后得算多少而认为“胜负见(现)矣”,即知道战争的胜负,这应该是“庙算”的一大好处。然而“庙算”不应停留在知道胜负上,而应按照“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原则,作出在战争中应如何行动的决策,打还是不打,战还是罢,进还是退,动还是止,这才是主要的目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善于“庙算”决策的人,可以举出汉初的张良和三国的司马懿。张良在秦汉之际跟随刘邦打天下,刘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询问张良该如何办。张良在经过一番“庙算”之后,总能提出妥善的决策,使刘邦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登上皇位后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所谓“运筹策帷帐之中”,即相当于孙子的“庙算”决策;子房,即张良之字。后有“运筹帷幄”的成语,其源自张良。

三国时,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因对曹魏不满,便设置百官,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四万,前往讨伐。临行前,曹睿问:“公孙渊将会如何对付?”司马懿答:“他得知我军征讨,弃城避战是上策,据守辽河抵抗是中策,坐守襄平(今辽阳市)是下策。”曹睿接着问:“公孙渊究竟会采取哪一策?”司马懿答:“如果他善知敌我,就会弃城出走,以此拖延时日,疲惫我军,待机而战。可是公孙渊智浅寡断,上策难用。所以他定会依托辽河据守,接战不利,则退守襄平,即由中策转为下策。”事实确如司马懿所“庙算”的那样,叛军依河据守,节节败退,叛乱很快被平定,公孙渊父子被斩杀。

在现代,善于“庙算”决策的人,当首推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抗日战争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各种观点都在中国传开了。毛泽东经过细致分析,认为日本虽然是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国家小,各方面的力量不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野蛮的,倒退的,它必将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虽然是个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但国土地方大,人民正在觉醒,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正在壮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必将得到世界人民的援助。经过全面的“庙算”之后,基本上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日本虽然“得算少”,但它还将横行霸道一段时间,近期不会立即失败或撤退;中国虽然“得算多”,但暂时还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但它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只能逐渐积蓄力量,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八年抗战的经历,完全证明了毛泽东“庙算”决策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