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
【注释】
选自宋·苏轼《凌虚台记》。
废:荒废,毁坏。
成:成功,成就事业。
相寻:交替变化。
【赏析】
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苏轼28岁,时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判官(治所所在地在扶风)。这年正月,陈希亮任扶风太守,为登高眺远建了一座土台,取名“凌虚”,请苏轼作记,苏轼便写了这篇《凌虚台记》。文中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议论古往今来废兴成毁的历史,并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发出感叹: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意思说:废兴成毁交相更替,无穷无尽,所以这个土台是否再变成荒草野地,也是不可预知的事情。
苏轼认为,事物的废兴成毁,人们无从知道。现在修筑凌虚台的地方,过去是一片荒草野地,狐狸、毒蛇出没其中,那时哪里能想到今天会出现一座凌虚台呢?而古代那些辉煌的宫殿:如东面秦穆公的祈年宫、橐泉宫;南面汉武帝的长杨宫、五柞宫;北面隋、唐的仁寿宫、九成宫。当年是何等的兴盛-其规模之宏伟,形式之奇美,建筑之坚固,都不是凌虚台所能相比的。然而几百年之后,那些宏伟的宫殿而今安在?还不是都“废毁”了,曾经的辉煌,变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和荆棘丛生的荒丘,现在要寻找它们的痕迹,连一块破瓦、一堵断墙也不存在了。更何况“凌虚”这一类土台呢?沧海桑田,谁知道今后会变成什么模样?可能也会重新成为一片荒草野田吧!
由这类土台不能长存,进而联想到往来飘忽的人事。作者认为,人事之得失如黜陟、荣辱、离合、存亡等等,忽往而忽来,无一定之状,无一定之理。如果有人想以此向世人夸耀而且感到自足,那就错了。当然,这世上有足以依靠的东西,但不在土台上。
这番“废兴成毁”之论,强调了世上有足以依靠的东西,那么,这东西是什么呢?从时间久长的“物”,到反复苍黄的“人事”,都是“虚”的,一切如过眼云烟,转瞬成为历史,皆不足以“恃”,而足以“恃”的,在苏轼眼里,唯有道德、功业、文章(即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才能历久不废,经久不朽。后来,苏轼在《墨妙亭记》中也表达过同样的观点:“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犹为差久。”其前后思想是一致的。
青年时代的苏轼,对生活、理想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希冀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名垂不朽,所以文中流露出欲以道德、功业、文章垂诸久远的思想,这既是作者自励,亦是励人,与一般士大夫吊古伤今之作相比,殊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