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名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出处】宋·苏轼《琴诗》

【译注】如果说琴上有琴声,那么琴放在琴匣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指头上,为什么不到你的指头上去听呢?匣(xiá):琴盒。君:你。

【用法例释】用以说明文学艺术美的产生要依赖主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要有能产生美的事物;主观上,人要有创造美或感受美的能力,缺一不可。亦用以说明在其他方面主客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例1]所谓“物以动情,情以寄物”,客观现实界与主观心灵界密切结合,凝为一体,就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艺术意境,一个具体而独特的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苏东坡有一首《琴诗》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就是说明艺术必须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任何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理论都是难免失之偏颇的。(钱谷融《文学的魅力》)[例2]苏东坡写过一首带哲理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我想,用这首哲理诗,来比喻自然美和人类对自然美的感受的道理,也是贴切的。自然美就好比那张琴,欣赏自然美的人就好比那个会弹琴的指头。(马沛文《关于自然美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