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赏无以得死力者以保危城》原文翻译|感想

【原文】

非重赏无以得死力者以保危城。

【译注】

非:没有。死力者:以死来效忠、完成任务的人。

如果不实行重赏就不能让人们拼死抵抗倭寇,保卫城池。

这是明嘉隆年间徽商凌仲玉在瓜洲经商期间率众帮助守军抵御倭寇入侵时说的话。

辑自《沙溪集略》卷4《义行》。

【感悟】

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瓜洲城危在旦夕之时,凌仲玉没有因为自己仅仅只是客居瓜洲的一介商人而置身事外,他不仅临危不惧,而且能够解囊相救。凌仲玉的这种率众抗倭、保卫瓜洲城的义举体现了徽商同舟共济、心怀苍生的可贵品质。

【故事链接】

凌仲玉,早年丧父,弃儒从商。嘉靖庚戌年间,倭寇猖獗,在江南江北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凌仲玉所在的瓜洲城即处在层层包围之中,随时都可能被攻破,守城将士无计可施。正值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凌仲玉挺身而出说:“如果不实行重赏就不能让人们拼死抵抗倭寇,保卫城池。”当即带头慷慨解囊,“解千金装,散诸少年以为倡”,带领民众齐心协力一起守护城池。在凌仲玉的感召下,人们纷纷响应义举,许多青年男子纷纷赶来守城。晚上,倭寇怀疑城中守军有所防备,乘夜黑逃之夭夭。天亮以后,官府来访凌仲玉,想见见这位英雄,可是凌仲玉已经走了。

【延伸阅读】

明代,徽商作为一支重要商帮已经崛起并活跃在东南地区。徽商在明代的抗倭斗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传统的观点认为徽商通倭,一些人甚至认为徽州海商是倭寇海盗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徽州坐贾、行商结成走私贸易的三个层次。其实,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大量事实表明,徽商非但没有通倭,更没有与倭寇海盗“连成一体”。相反,在倭患当头之际,徽州行商与坐贾却采取各种形式积极抗倭。为了抵抗倭寇侵袭,活跃在东南诸郡的徽商曾经慷慨解囊,缮兵筑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在明代的抗倭斗争中,也有徽商的一份功劳。尤其在嘉靖倭寇侵扰之际,很多徽商都能尽其所能,采取各种方式参加到当时抗倭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