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原文与赏析

《商君书》原文与赏析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名公孙鞅,因是卫国(今河南安阳市一带)国君的后裔,所以又称卫鞅,又因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一带),号称商君,后人称其为商鞅。

商鞅自幼拜法家的开山鼻祖李悝为师,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好刑名之学”。学成后先到魏国,做魏国宰相公叔痤门客。公叔痤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未果。当时,正值秦孝公发布招贤令,广招天下人才,商鞅遂于秦孝公元年应招入秦。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后,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制定了以法制取代旧的礼制、以军功取代世卿世禄制等变法措施。为了确保变法的实施,商鞅通过舌战击败甘龙、杜挚等权臣,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然后采取计策取信于民。在实施新法之前,商鞅在国都的南门口竖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命令:谁能将它搬到北门,便可得到重赏。一开始,却无人相信。商鞅又加重了赏金。最后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真当场得到了赏金。此事迅速传遍秦国,商鞅通过此举树立了威信,为变法做好了准备。

推行法治数年后,秦国民风大变,军事上兵强马壮,于是秦国准备乘机扩张势力。秦孝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340年),商鞅奉秦孝公之命攻打魏国,假借和谈之机设计擒获魏将公子昂,大败魏军,迫使魏国献河西之地与秦媾和。魏惠王后悔地说:“寡人恨不用公孙痤之言也!”经过变法,秦国国力大增,国富民强,成为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文王。商鞅因变法与秦国贵族之间积怨甚深,太傅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至边关,欲宿客舍,当时按照商鞅制定的法律,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被治罪的。商鞅因未带凭证,客舍主人害怕“连坐”不敢留宿他。商鞅无奈之下准备投奔魏国,但又因他曾经背信弃义生擒公子昂、攻破魏军,遭魏国人怨恨,被拒绝入境。商鞅无处躲藏,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封邑,组织人马抵抗秦军,结果寡不敌众,失败被擒,被秦惠文王下令车裂其尸,并诛灭全家。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商君书》并非全部由商鞅本人所作,而可能是由战国末年信奉商鞅思想的学者编成。《商君书》主要论述商鞅一派的法治理论和具体措施,主张加强君权,建立赏罚严明的法治制度,取消贵族的世袭特权,提倡耕战,奖励军功,同时反对用诗书礼乐和道德教化的手段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