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典故故事|箭在弦上释义

31 箭在弦上

【溯源】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释义】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故事】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本是在北方军阀袁绍的手下当书记官。袁绍的野心特别大,他见曹操崛起,顿时惊恐万分,担心威胁到自己,于是便把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曹操。

为了讨伐曹操,于是袁绍便让陈琳写了一篇《檄豫州》的檄文。陈琳在檄文中慷慨陈词,历数了曹操的各种罪状,甚至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檄文最后号召天下州郡共同起兵,一起讨伐曹操。

这一次,曹操又犯了头痛病,正好身边的侍从送来了袁绍的讨伐檄文。尽管曹操是非常讨厌其中所写的内容,但是又为它的精彩文笔所打动,于是越读越兴奋。不再感到头痛了。后来,通过了解,知道了这篇檄文是陈琳写的,觉得像陈琳这样有文才的人竟然被袁绍所用,感觉非常惋惜。

袁绍骄蛮无能,最后被曹操打败,陈琳便也投靠了曹操。有一次,曹操问陈琳:“你当初替袁绍写檄文,既然是痛斥我的,那骂我也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连我的祖宗三代一起受到连累呢?”陈琳谢罪说:“当时的情况已经是箭搭在弓弦上,又不得不发射出去。”曹操听到陈琳这样的回答,觉得不无道理,也就不再追究起这笔旧账,反而对他很是器重,让他担任起司空祭酒。

【智慧语林】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大脑和条分缕析的思维。不得不采取行动了,正是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也是自己情绪最为严肃和紧张的时刻。怎么发,发出去之后的后果是什么,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发出去,只谋现在,不谋未来,倒不如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