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病躁》注释,意译与解说

《刘基·病躁》注释,意译与解说

、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弈不胜则啮其子。人曰:“是非鹄与子之罪也,盍亦反而思之乎?”弗喻, 卒病躁而死。

——《郁离子·麋虎》

【注释】

①晋:周代诸侯国。②郑:周代诸侯国。③鹄(gu):箭靶子。

【意译】

在晋、郑交界的地方有个性情急躁的人,射箭不中就砸碎箭靶,下棋不赢就死咬棋子。有人劝他道: “这不是箭靶与棋子的过错,何不也反省自身呢?”他不明白这一道理, 终于因急躁的毛病而死掉。

【解说】

戒躁是人的重要修养。躁则无所得,此言虽不是古训,但却是自古及今存在着的不难明了的道理, 《淮南子·主术训》云: “人主静漠而不躁。”“躁”有几种,曰“躁进”曰“躁竞”,前者谓轻率求进,后者谓急于追求名利,好与人争竞。晋、郑之间的那位“躁人”属何种?看来是兼而有之。至于他后来“卒病躁而死”,谅是患了“躁狂症”。《辞海》上说这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以病态的情绪高涨、言语和动作增加为主要症状”,“治疗可用氯丙嗪、碳酸锂等药物”。晋郑之时当然没有这种药物。这不要紧。精神病之治疗最好还是精神疗法,“躁”是一种情性,其后潜在着“深层结构”。“射不中则碎其鹄,弈不胜则啮其子”,是荒谬的思维方式的结果:不思主观原因而怪罪客观。俗话所谓“大便不下,怪罪肛门”,因此,别人提醒他“反而思之”。可惜躁人不能明白这一道理。

【相关名言】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德国·贝多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

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