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持烛钻火》注释,意译与解说

苏轼·持烛钻火》注释,意译与解说

艾子一夕疾,呼一人钻火,久不至。艾子呼促之,门人曰:“夜暗,索钻具不得。”谓先生曰:“可持烛来,共索之矣。”艾子曰:“非我之门,无是客也。”

——《艾子杂说》

【注释】

①钻火: 钻燧取火, 古人取火的一种原始方法。

【意译】

有天晚上,艾子身体不舒服,就喊一个弟子钻木取火,可是过了好长时间火还没有来。艾子便又喊着催他快点,弟子答道:“夜里太黑,找不到钻火工具。”接着他又对艾子说:“请点支蜡烛来,一起来找钻具。”艾子听了叹道:“只有我的家里, 才有这样的弟子。”

【解说】

艾子要火,弟子却要他先拿蜡烛来照明。没有火种,哪来的烛光?而有了烛光,又何需钻木取火?这门客着实愚蠢。世间万事万物,本是一链扣着一链:有了五谷,人才能吃饱肚子;吃饱了肚子,人才能更多更好地种植五谷。如果不给人吃饭,却要他们辛勤劳作,那么五谷尚未长成,这些人早已回归泥土。先因后果,先本后末,这是常识。然而,正因为是常识,所以更容易让人忘记。所谓“灯下黑”就是这个道理。那弟子一开始并没有要艾子举烛,可是久找不到钻具,情急之下,便忘了常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可以在一阵笑声中把它纠正;但是,对一些有意不顾常识,或根本不懂得客观规律的人要求别人先做一些根本办不到的事情时,我们就决不能用善意的嘲笑去对待了。

【相关名言】

世界上最被人看不起的动物或植物, 却可以迷乱人类最博大的理解力。虽然我们在对事物熟悉后不再大惊小怪,但这并没有治愈我们的无知。

——英国·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