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张岱·柳敬亭说书》原文、赏析、鉴赏
南京柳麻子,黧黑〔2〕,满面亸吚〔3〕,悠悠忽忽〔4〕,土木形骸〔5〕。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6〕,常不得空。 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7〕,王月生〔8〕、柳麻子是也。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9〕,与本传大异〔10〕。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11〕,并不唠叨。夬声如巨钟〔12〕,说至筋节处〔13〕,叱咤叫喊,汹汹崩屋〔14〕。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声吼〔15〕,店中空缸空甓〔16〕,皆瓮瓮有声〔17〕。闲中著色〔18〕,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19〕,稍见下人呫哔耳语〔20〕,听者欠伸有倦色〔21〕,辄不言,故不得强〔22〕。 每至丙夜〔23〕,拭桌剪灯〔24〕,素甆静递〔25〕,款款言之,真疾徐轻重,吞吐抑扬,人情入理,入筋入骨〔26〕,摘世上说书之耳〔27〕,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齰舌死也〔28〕。
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29〕,眼目流利,衣服恬静〔30〕,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31〕,故其行情正等。
〔1〕本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文中描述柳敬亭说书情况。 柳敬亭,名逢春,号敬亭,明末著名的说书艺人,曾为马士英、阮大铖幕客,因憎恶二人奸邪,而转投左良玉门下,左良玉死后他流落民间,说书度日,晚年穷困潦倒,年八十余而卒。 张岱(公元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好山水,品艺读书,无意于科举仕进。明王朝灭亡后,隐居于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张岱在明末堪称散文大家,作品题材广泛,文笔干练,其小品文声誉尤高。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嬛文集》、《石匮书》等。
〔2〕黧(li)黑:黑黄色。
〔3〕亸:同“疤”。吚(lei):疙瘩。
〔4〕悠悠忽忽:形容柳敬亭为人举止随随便便。
〔5〕土木形骸:谓形体像泥塑木雕的一般呆板。
〔6〕书帕:指钱财礼物。明代官场送礼,早先为一书一帕(帕,是锦帕,用以包书),称书帕。万历后改为白金,后人便以书帕指代财物。下定:预先将酬金送去,预定好节目、时间。
〔7〕行(hang)情人:指受听众欢迎、红极一时的人。
〔8〕王月生:当时南京名妓。《陶庵梦忆》卷八《王月生》条说:“富商权胥得其主席半晌,先一日送书帕,非十金则五金,不敢亵订。”
〔9〕白文:南方说书有“大书”和“小书”之别。“大书”是白文,只说不唱,重在语言、表情、声势;“小书”则说唱兼有而尤重唱。
〔10〕本传:指《水浒传》中有关武松打虎的章节。
〔11〕找截干净:补充和删节都很得当。找,找补,指对原书不足处加以补充发挥。截,弄断,指对原书冗长的部分加以删节。
〔12〕夬(bo guai):形容柳敬亭说书时发出的声音。
〔13〕筋节:关节,关键处。
〔14〕汹汹崩屋:喊声震屋。汹汹,迅猛的喧哗声。
〔15〕謈(pao):大声呼叫。
〔16〕甓(pi):砖。这里指瓦器。
〔17〕瓮瓮:即“嗡嗡”,象声词。
〔18〕闲中著色:在非紧要的地方加以渲染描绘。
〔19〕掉舌:指开口说话。
〔20〕下人:指侍从。呫哔(che bi):疑为“呫嗫”,形容低声细语。
〔21〕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22〕强:勉强。
〔23〕丙夜:即“午夜”。半夜时分。
〔24〕剪灯:剪灯花。
〔25〕素甆:洁白雅净的瓷茶具。 甆,同“瓷”。
〔26〕入筋入骨:深入筋骨,喻深入听众之心。
〔27〕摘:“揪”、“拎”之意。 说书:说书人。
〔28〕齰(ze)舌:咬舌。此处指羞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
〔29〕口角波俏:口齿伶俐,谈吐风趣。
〔30〕恬静:素雅。
〔31〕婉娈(luan):美好。
本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柳敬亭的说书艺术,将其说书时的声情语态、性格、特点等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除了正面描写外,还从侧面作了烘托,不仅写了下定预约早,酬金高,还与名妓并提,以表现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和受人欢迎,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