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陆游·诉衷情》原文、赏析、鉴赏

《宋代文学·陆游·诉衷情》原文、赏析、鉴赏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2〕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3〕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4〕

〔1〕此词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的作品。他一生渴望恢复中原,力主北伐,四十八岁时曾从军到西北前线南郑,参赞军务,但不久即被朝廷散置,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这首词是追忆那一段前线生活,并抒发内心的感慨。《诉衷情》词调有二体,一体即本词的体式,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六句四平韵。另有单调一体,三十三字,五仄韵,六平韵。

〔2〕“当年”二句:万里觅封侯,《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这里借喻作者当年从军志在建功边疆。梁州,古九州之一,今陕西和四川部分地区,这里指汉中。作者于孝宗乾道八年来到汉中(南郑)的部队领导机关任职参赞军务。戍,防守。当时的南郑,是宋、金两国军事对峙的前线重镇,所以为“戍边”。

〔3〕“关河”二句:关,关塞。河,防河。合指西北边境。梦断,梦醒。旧貂裘,指在西北边塞时穿的服装。二句写常常梦到边塞和河防,但梦醒,都不见了,连当年的战袍也被尘土侵蚀而敝旧。

〔4〕“此生”三句:天山,在新疆境内,唐薛仁贵曾三箭定天山,这里用这个典故,喻志在立功边疆前线。沧洲,近水边的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指作者晚年退居的绍兴镜湖之滨的三山。结尾三句说:这一辈子谁能预料,志在边疆建功,却老死在水边呢。

作者少年时就向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一生志在北伐恢复中原,为国家建功立业,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除了四十八岁时曾投入西北前线八个多月,所有的岁月,不是被置于闲散的位置,便是被罢官家居。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产生的苍凉悲愤之情,是陆游词的重要主题。这首词上片以当年匹马从军起调,四句先述往日壮志,再述今日功业无成,两句言昨天,两句言今天,两相对照,大开大合,往事如梦,无限悲凉。下片抒写敌未灭、人已老的悲伤,结句反映作者爱国之志老而弥坚,以问句作结,暗寓为什么爱国志士壮志难展而郁郁终老田园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