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杨玉环是《长生殿》中的女主人公,她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就是热烈、执着地追求真挚、长久的夫妻之情。

杨玉环本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宫女,因德性温和,丰姿秀丽而被册封为贵妃。李隆基赐给她金钗、钿盒作为定情的信物,从此,她便抱定了一个心愿: “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由于痴心,她把李隆基新得娇娃后的一时热情,对她色艺的欣赏,对她兄妹们的赏赐,全当作爱情, “只道君心可托,百岁为欢”。爱情是排他的。她对李隆基的爱情越是专注、强烈,就越是不容许“并头莲旁有一枝开”。她的妹妹虢国夫人就是她的一个情敌。杨玉环不愿为了杨门的权势而放弃独占李隆基的感情要求,使气任性,给了李隆基一场没趣。李隆基恼羞成怒,令宦官高力士将她送回娘家。杨玉环满腔委屈和愁怨,责怪李隆基“为着横枝,陡然把连理轻分”。但在封建帝王的威严下,她只得忍受人生的这一次厄运,忍痛剪下自己美丽的头发,托宦官向李隆基赔罪。李隆基终于被她感动了,将她召回宫中。

这一次的风波,反使李、杨之间的恩爱更添十倍。杨玉环懂得了,要巩固自己和李隆基的爱情,必须取宠于他,因此,她梦中录下月宫仙乐,醒后细加点勘,制成《霓裳羽衣曲》,编了一套《霓裳羽衣舞》,亲自在翠盘上表演,逸态横生,独擅千秋,直乐得李隆基无以名状。这一招果然有效,李隆基除了亲自为她把盏以外,还赐给许多珍宝,并命人日夜兼程,从南国采来杨玉环爱吃的鲜荔枝,以作为对她的酬劳。

杨玉环的另一个情敌是梅妃。梅妃先于杨玉环进宫,甚为得宠。杨玉环进宫后,处心积虑地排挤她,致使她被贬置上阳宫东楼。一次,李隆基又悄悄在翠华西阁召幸梅妃。杨玉环闻讯,清晨赶来,大闹一场。后来,梅妃终于被活活气死了。对于这一场风波,历来的评论,或认为杨玉环是“女子小人挟制尊大” (吴舒凫《长生殿》评语),或认为杨玉环太妒,甚或认为是作者的无聊笔墨。如果从杨、梅的关系看问题,人们很容易同情被夺了恩宠的梅妃。但如果从杨玉环的角度看,她真心地爱着李隆基,自然也要求李隆基能真心地爱着她。杨玉环一片痴情,在宫中望眼欲穿地等待着曾经信誓旦旦的李隆基,可是李隆基却瞒着她,偷偷别寻欢乐去了。杨玉环为了维护钗盒情缘,不顾一切,和握着生死予夺大权的李隆基进行了勇敢的较量。在翠华西阁,她追根究底,冷嘲热讽,把李隆基与梅妃的信物掷在地上,甚至公然提出要交还定情的金钗、钿盒,和李隆基分手!她的这种大胆反抗,终于迫使李隆基认错了。在杨玉环看来,身为天子,也应忠实于爱情,也只能有一个心上人!此后,在七夕之夜,她要挟李隆基对天盟誓,彼此“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她庄严地表示:“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无疑,她也要求李隆基能死生守之。

正当李、杨深情眷眷的时侯,安史之乱爆发了。李隆基带着杨玉环逃到了马嵬驿。愤怒的六军官兵,杀了祸国殃民的奸相杨国忠。在那宗法制度的时代,哥哥有了死罪,妹妹是逃不了的。更何况作为杨国忠的妹妹,杨玉环又是李隆基的宠妃,六军官兵不能不担心她会为兄长而报复他们。尽管杨玉环从来没有干预过朝政,她仍然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政治漩涡。按照传统的观念,皇帝身边的美女本来就是祸水。出于这些原因,六军就非杀了杨玉环不可。在这生死关头,杨玉环表现出了可贵的牺牲精神。尽管李隆基舍不得她,她却主动请求李隆基“舍妾之身,以保宗社” 。临死,她几乎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只一句伤心话: “痛生生怎地舍官家!”她关照高力士“小心侍奉”李隆基,要李隆基“休要念我了”。如果说,她从前对李隆基的爱还夹杂着权势欲,那么,现在她舍不得的,却完全是李隆基本人。她连生命都舍弃了,还有什么人生的功利可以留恋呢?从前,她一心追求的是占有对方,一旦认为得到了对方的心,就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从爱情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美好圣洁的情操。

杨玉环被迫自杀了,她由人变成了鬼,鬼魂杨玉环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怨。她对自己的死是不甘心的。她身上升腾起一股无名的怨气, “怪不得四下愁云裹,都是俺千声怨气呵”。这股怨气如此之大, “霭腾腾黑风在空际吹嘘”,以至于“结紫孛冲开地府”, “透青霄横当仙路”。从前,她怨李隆基的负心,现在, “哪里是西子送吴亡,错冤做宗周为褒丧!”她怨的,是把她当作祸水、当作殉葬品、替罪羊的那个封建社会。杨玉环的悲剧,她本身也是有一部分责任的。因此,她除了怨恨命运以外,也悔恨自己。生前,她和李隆基一味奢侈享乐,对国事不能不产生恶劣影响。杨国忠窃弄权柄,杨玉环也从未阻止过。所以,作者让她忏悔:“只想我在生所为,那一桩不是罪案。况且兄弟姊妹,挟势弄权,罪恶滔天,总皆由我。”这无异于告诉人们:爱情不应和过度的物质享受结合在一起,不应有损于国计民生。鬼魂杨玉环有怨有悔,但对爱情却不肯放弃。马嵬一死,她万事皆空,“只有痴情一点、一点无摧挫,拚向黄泉,牢牢担荷”。在幽冥,她关心的仍是那金钗、钿盒, “只怕这残尸败蜕,抱不牢同心并朵”。

杨玉环的真情,感动了天庭,终于获准复籍仙班,居于蓬莱仙院。从此,杨玉环又由鬼变成了仙。仙人杨玉环,仍然坚持要“牢把金钗钿盒收,直到蓬山顶上头”。织女劝她“情缘宜断”,她却毅然表示: “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回万转情难灭”, “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仙人本应超凡脱俗,可是,蓬莱仙子杨玉环的心中却燃烧着凡尘情欲的烈火,萦绕着夫妻分离的离愁别恨。她整日“日空堆积恨如山”。她追忆旧时的《霓裳羽衣曲》,怀念往日的恩爱,难过得直打颤, 直流泪,以至那曲谱上“字阑珊,模糊断续,都染就泪痕斑”。杨玉环认为,夫妇相爱,比做神仙更要紧,她热切地期待着与李隆基团圆。八月中秋,她终于和来到天宫的李隆基重聚了。他俩跳出了人间的苦海, “永成双作对”,再也不受人世间种种祸乱的牵缠。

“羡你死抱痴情犹太坚”。织女的这一句唱词概括了作者对杨玉环这一形象的根本看法。从《定情》到《重圆》,从人间到地下、天上,杨玉环“死生仙鬼都经遍”,始终抱着钗盒情缘不放, “此心耿耿, 万劫难忘”。追求生死不渝的夫妻爱情,是杨玉环性格的本质特点。从这一点看,她可以说是结了婚的杜丽娘,嫁给帝王的张倩女。

中国封建时代特多痴心女子负心汉,也不乏蒙祸国骂名的美女,杨玉环兼有二者。这一艺术形象的出现,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她在人间生活中的怨恨和忧惧,反映了历代后妃以至一般已婚妇女在男子多妻特权下爱情无恒的苦恼。她在地下仙山的鬼怨仙愁,是失去爱情的已婚妇女精神痛苦的感应。杨玉环对钗盒情缘的追求,则反映了她们渴望得到真挚、专一、牢靠、不以美色为转移、不为政治所牺牲的夫妻爱情的理想。杨玉环忠于爱情的牺牲精神,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好情操。当然,由于杨玉环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她与普通妇女的区别。洪昇要借这样一个贵族妇女的悲剧,来表现他关于夫妻爱情的理想,其艺术效果就不能不受到限制。尽管洪昇才华出众,他在杨玉环形象上也倾注了热情,但是,比起崔莺莺、杜丽娘、白素贞等艺术形象来,杨玉环终逊一筹,甚至对她该不该同情,都成了问题。这说明,要反映人民的心声,最好还是从人民自身的生活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