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三)》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李逵,绰号“黑旋风”,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李逵出身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这是一个“黑凛凛的汉子”,风霜雨露的吹打,骄阳烈日的烤晒,使得他“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乡里人称他为“铁牛”。这个亲切美好的小名,包含着人们对他强健体魄和憨直性格的赞美。他的哥哥“专与人家做长工”,劳苦终年,养活不起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贫苦的出身,艰难的家境,从小养成了李逵耿直抗争的性格。他在乡里打死了人,流落到江州做了一名看守监狱的小牢卒,过着一种百无聊赖的生活: “他是个没头神,又无家室,只在牢里安身,没地里的巡检,东边歇几日,西边歪几时,正不知那里是住处。”潦倒的境遇,又使他养成散漫不羁的习性:出言不逊,待人不恭,不晓阿谀,鲁莽使性。然而恰恰在他横冲直撞、无所顾忌的蛮干中表现出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斗争精神。 “以强凌弱真堪恨,天使拳头付李逵”。在弱肉强食的世道中,他对贪官赃吏,恶霸豪强有着本能的厌恶,是“专一路见不平,好打强的人”。

贫困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在李逵身上蕴藏着反抗封建压迫的烈火。当宋江因醉后吟了反诗而出事的时候,戴宗和宋江都认为招来了大祸,李逵却不怕: “吟了反诗打什么鸟紧!”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时,他虽然还不曾参加梁山泊好汉的行列,但却已把自己当成当然的成员。在宋江被绑赴法场,刽子手的屠刀即将挥起的一刹那,只见李逵“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在整个劫法场的战斗中,他表现得最为勇猛。晁盖赞赏他:“难得这个人!出力最多,又不怕刀斧箭矢!”劫法场成功后,宋江向几十位好汉提出一齐投奔梁山时,语声未绝,李逵就跳将出来叫道: “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作两截便罢!”李逵上梁山,不像林冲,杨志他们是“逼”上的,他完全是主动自觉地奔上梁山的。

在梁山泊起义的队伍中,李逵是一个心地坦诚、性情粗豪的汉子。他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在除暴安良,救人危难的斗争中,表现出勇猛无比、万死不辞的无畏品质和英雄气概。有时他“提起铁锤大小拳头”,赤膊上阵,更多的则是“轮起两把板斧”, “火杂杂”地冲杀在前头,如咆哮的怒涛,如狂卷的飓风。恶霸地痞,官军赃吏,只要一听“黑旋风李逵”的大名,无不闻风丧胆,落荒逃命。当柴进受殷天锡欺压不敢反抗、幻想着仗丹书铁券依条例打官司时,李逵却根本不相信那一套: “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后商量!”一顿拳打脚踢,便把殷天锡打死了。他还大胆地把斗争矛头直指宋朝皇帝,上梁山的第一天,在筵席上他就大叫大嚷: “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确实是一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造反精神,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强烈的反抗要求。尤其为人们称道的是,李逵反对招安最力。当宋江在菊花会上吟《满江红》词,表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他便“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大叫道: ‘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后来朝廷派陈太尉来招安,他便把“圣旨”扯得粉碎。即使在宋江受了招安之后,李逵还屡屡要反上梁山,甚至宋江在吃了“御赐”的鸩酒后,怕的是自己死后,李逵“啸聚山林”,再次造反,于是设计也让李逵吃下了药酒,李逵死后,宋徽宗梦游梁山泊时,还见他高叫“报仇”, “抡起双斧,径奔皇上”,吓得宋徽宗出了一身冷汗。这是一个无视封建秩序和帝王尊严,坚定不屈的造反者形象,也是李逵这个人物特别具有光彩的重要原因。

李逵外貌丑陋,举止粗鲁,是个地地道道的粗人,可是在他“丑”、“粗”的外形之下,却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他嗜酒如命,但为了照顾好因反诗而坐牢的宋江,竟能做到滴酒不沾,对宋江是“寸步不离”, “早晚在牢里服侍”。柴进被囚在枯井中,从井口望下去,黑洞洞的,不知深浅,是他自告奋勇,两下枯井,救出柴进。他从梁山回家接娘,在林中遇见冒他大名千“剪径”勾当的李鬼,他怒火中烧, “劈手夺过一斧来便砍”,厮杀之下,李鬼哪能招架,正当李逵的板斧砍下之时,李鬼谎说家中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赡养,杀他一人,等于杀了老母时,李逵顿起怜悯之心,不仅饶了他一命,反以十两纹银相赠。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事情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这个又粗又黑汉子淳朴敦厚,善良宽容的品质。几百年来,人们为李逵的这些优秀品质所感动,并因此而原谅了他的粗蛮和莽撞。

不掩饰顾忌,不弄虚做作,赤裸裸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这是李逵性格中的另一基本特点。他去接母亲,是为了让母亲到山寨享几天福;他要杀去东京,是为了当大将军,在“那里快活”。这里没有一点的虚伪做作,完全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在对待梁山泊聚义的事业上,他更表现出一片真情忠心,任何败坏梁山声誉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无法容忍的。他对宋江是非常敬重的,初次见面, “扑翻身便拜”,到梁山后, “两人情分最重”,他曾说过: “哥哥杀我也不怒,剐我也不恨。”可是当他误听宋江强夺民女的消息后,却火性顿起, “气做一团”,怒冲冲地奔回梁山,到了忠义堂,二话不说, “拔出双斧,先砍倒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紧接着, “拿了双斧,抢上堂,径奔宋江”,要砍杀这个抢劫“妇女”的“畜生”,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头颅跟宋江打赌对证。人们是可以想象到这个五大三粗,又莽又躁的李逵当时狂怒的情状的。这里,他嫉恶如仇的性格完全超越了兄弟情意的范围,由对宋江五体投地的崇拜到对宋江失检行为的无比愤怒,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他的刚烈正直和对梁山事业的赤胆忠诚。在人物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中,作者对李逵性格的刻画已不停留在对某个性格侧面的描述,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典型化的高度。

莽直刚烈的李逵,同时也是一个天真顽皮的李逵,作者还常常以诙谐的语言,夸张的手法,赋予他以喜剧性格,显现出李逵性格的特殊性来。李逵闻悉“宋江”强抢民女,大闹忠义堂,待查明事由曲直,才知闯下大祸,他“赌输了这颗头”,难免有点后悔。燕青教他“负荆请罪”之法,李逵又感到“惶恐”。这矛盾的心理使他在忠义堂上演出了一场诙谐剧:“只见黑旋风脱得赤条条的,背上负着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任凭宋江怎样向他泄怒,他都默不作声, “之后又自讨军棍受罚而装愚守拙起来”。试将李逵前边砍旗扯字的狂怒暴躁与此时的“装愚守拙”对照,真是谐趣横生,令人可笑可爱。可笑的是他轻信人言,闹出笑话,可爱的是他老实忠诚,知错就改。梁山军攻下寿张县后,李逵“把绿袍公服穿上,把角带系了”,打扮成知县坐衙审案, “取一回笑耍”,由两个牢卒装做厮打来告状。衙门前围了许多百姓观看。李逵的判决是: “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他出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枷号在衙门前示众。”这种戏谑式的判决不仅使“县门前看的百姓,那里忍得住笑”,也会使读者忍俊不禁的。然而笑后也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深思,在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现实中,只有反抗才能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李逵的判决又是完全符合他的性格发展逻辑的。朝廷派人招安,他打了钦差,扯了招书,高声叫道: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的哥哥做不得皇帝!”淋漓的话语固然表现了他蔑视皇权的无畏精神,但“你的皇帝姓宋”,却令人觉其可笑滑稽,而在这个目不识丁的粗汉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憨直和幼稚却使人感到亲切和可爱。作者正是通过李逵这些荒谬背理的行动和语言,揭示出了他直率、单纯、刚直、天真的美好本质,从而构成李逵所独具的喜剧性格。李贽称赞李逵是“趣人”、 “妙人”,金圣叹说: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正是揭示出了这种显著的个性特征。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林冲、鲁达、武松,然而当他们一旦上山,其性格就淹没在众多的人群中了,而李逵从他一登场到终篇,都没有减弱其艺术魅力。这主要是作者处处从生活出发,注意通过富有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来开拓人物的性格,注意人物性格的一般特性,更注意人物的鲜明个性,从而使李逵的形象血肉丰满,生动传神。他给我们的美感是那样清晰,那样强烈、他又黑又丑,却又善又真;他粗鲁大胆,莽撞豪烈,是震撼人心的粗犷之美,他又胸无芥蒂,单纯顽皮,是令人心悦意惬的天真纯净之美。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美,却极其自然地融和在他的身上,形成个性独特的性格风貌,使他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雅俗共赏的不朽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