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学车
中篇小说。作者刘绍棠。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10月初版。这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京郊运河滩上,山楂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年多的巩固和发展,由此证明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山楂村农业合作社成立不久,一些中农不完全了解合作社的优越性,徘徊观望。反动富农田贵乘机造谣破坏,企图阻挠中农入社。在区委书记俞山松、村支部书记刘景桂的带领下,依靠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紧密地团结中农,粉碎了还乡团头子王六老板和田贵的挖堤、放火等破坏活动,处理了党内蜕化变质分子赵明福。农业合作社还组织群众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科学试验,加强田间管理,并战胜了暴雨的袭击,获得了农业大丰收。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不仅坚定了农业社社员的信心,也吸引了处于徘徊观望状态的中农们入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加发展壮大。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年轻一代的农民在政治上也逐渐成熟,在生产技术上也不断提高。小说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心关心集体的年轻共产党员春枝、春宝,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银杏,急性子的张顺,倔强执拗的长寿老头,成熟的基层干部俞山松、刘景桂,都真实生动,栩栩如生。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还注意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富贵老汉那复杂的心态描写,展示了他入社以后,从怀疑到坚定地走集体道路的转变过程。热恋中的俞山松和春枝、春宝和银杏微妙的心态,也刻画得细致入微,真实可信。作品情节生动曲折、语言明快,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人物的优秀品德交相辉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有欠深刻,流于表面化。正如萧殷所指出的:“作者仅只注意景色、场景以及某些生活细节等表面现象的感受,是不够的;应当把‘触角’首先深入到生活深处,深入到矛盾的根基里,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里去;只有这样,艺术的感受力才能得到正当的发挥,蕴藏在生活里面的复杂多彩的血肉内容,才有可能被更好地揭露出来(萧殷《要更多地和更深地理解生活——评刘绍棠的小说》,《文艺报》195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