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锡文
短篇小说。作者鲍昌。发表于《新港》1982年第8期。小说以忆述的笔法,塑造了一位身处逆境而执著创造人生价值的地质队员形象。“我”从小住在张姨家,爸爸是地质队员。“我”没有妈妈。爸爸一当“右派”她就走了。五岁时,因为闹灾荒,爸爸不愿再给张姨增加负担,把“我”带到草原上,住在帐篷里。爸爸经常带着“我”走很远的路去勘探。在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座大铁山。爸爸说整座山都是铁矿,可以露天开采,他高兴得和蒙古伯伯一起又跳舞又摔跤。我们又到了四川省的一座大山,住在庙里,“我”吃和尚伯给的鲜竹笋和桔子,和小和尚哥哥玩猴子。爸爸每天去爬山,满山遍野搞普查。爸爸累病了。过了一年多,刚刚摘帽的爸爸又报名支援大西北,我们来到新疆,在看得见戴雪帽子大山的地方和穿漂亮衣服的柯尔克孜人住在一起。我们还经过了沼泽、沙漠、戈壁滩。沙漠里有一种芨芨草,它慢慢向前长,能赶跑沙漠,开出绿洲。爸爸说“它就是爸爸”,它在前面开路,后面就出现绿州;爸爸在前面探矿,后面就出现工厂。“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爸爸被解放军押到林场“劳改”。冬天到了,爸爸好长时间没来看“我”。终于有一天,爸爸的运柴车变成一辆空卡车回来了。爸爸浑身是血,被抬了下来。爸爸在林场发现了一座大矿山,采石头时摔下山崖。“我”现在二十八岁了,已经是个熟练的地质工作者。作品以一双纯真无邪的童稚的目光为视角,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把严酷的生活,艰辛的人生写得冷峻、深沉而清丽、明快。语言自然严谨,素朴雅致,具有清新之美。全文写儿童心理,用语浅近,但字斟句酌,节奏轻快,干净洒脱,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品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