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武则天》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张艳华

四幕历史话剧。作者郭沫若。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60年5月号,后收入《郭沫若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代理朝政。她足食安民,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发扬文化,从而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拥戴,也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热爱。然而,由于她的某些政策触犯了一些老臣宿将和勋贵子孙的利益,加之她出身微寒,于是遭到了他们的怨恨与歧视。以宰相裴炎为首的宫内大臣,想利用太子李贤与武则天的矛盾策划谋反,他派骆宾王前去串通徐敬业、程务挺等率领的军队,企图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武后的统治。但是武则天凭借她的气魄与胆识以及上官婉儿等人的忠心相助,终于内除奸臣,外平叛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武则天常被历代史书描写成淫荡而又残酷的风流暴君形象。该剧在史实的基础上,推翻了正统史家及封建道学家强加在武则天身上的种种偏见,力图还武则天以历史的真面目,强调了武则天在唐代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赞颂了她富国强民、礼贤下士的政治措施及统治才能。作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史料的真伪,入情入理地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时代的风尚,使剧情在真实性上有所依据;同时,又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虚构,创造性地再现事件的本质真实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丰富了史剧作品的宝库,拓宽了史剧创作的视野。该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展示戏剧冲突及渲染情境气氛,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水平。作品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武则天六十岁前后的六年时间里,这也是她最成熟的时期。为了集中再现她的统治才能,剧作者在有限的时空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加以浓缩、提炼,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逐步展示武则天内在的精神底蕴。通过她对赵道生、上官婉儿、骆宾王、太子李贤以及对裴炎等人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她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宽容,对人才的爱惜和重用,对权势的大张挞伐,对骨肉的不循私情,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为君的胸襟、气魄和为人的复杂与细腻,较合理地把握和揭示了武则天从一个“恬淡无为”的尼姑到一个“生动有为”的统治者的发展逻辑与内在动力。在艺术构思上,作品把徐敬业的叛变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事件来组织情节和人物,借以实现人、地、时的三统一,凝练而紧凑。全剧将徐敬业的谋反作为虚线,将裴炎、骆宾王的策划作为实线,随着武则天平定叛乱具体计划的逐步实施,将矛盾双方的尖锐冲突推向高潮,波澜起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该剧善于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剧中有诗也有歌,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该剧上演后,受到戏剧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是一部“符合真实又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