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家书·诫子书》注释与鉴赏
三国蜀·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慆慢则不能励精④,险躁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⑥,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⑧,将复何及。
[注释]① 非淡泊无以明志: 不甘于恬淡寡欲便不足以显明志向。② 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有安定清静的心境便不能考虑深远。③ 非志无以成学: 不立下远大志向便不能成就学问。④ 慆(tāo)慢则不能励精: 懒散放荡则不能振奋精神,进入学问的深境。慆慢: 怠慢。一作懒散放荡解。⑤ 险躁则不能治性: 心境险恶烦躁则不能陶冶性情,达到修身的目的。⑥ 枯落: 零落无用。⑦ 接世: 继承先代的事业。 ⑧ 穷庐: 贫困的家园。
[作者]见《出师表》作者介绍。
[鉴赏]世人凡汲汲于富贵、汹汹于名利者,未有不目光短浅、招灾惹祸的。如若要侧身于贤达之林,却是要有恬淡寡欲的志向,静思极虑的远见,方能助其成。诸葛亮本身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懿范。史载诸葛亮死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一生清廉自守,可谓是淡泊的极致。然他匡扶刘备,受遗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志向不可谓不大。他躬耕陇亩而知三分天下,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又细理朝政,立法施度,赏罚必信,使蜀中风化肃然,思不可谓不远,虑不能谓不周。此间诸葛亮从心底里对其孩子吐出这两句为人格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有深意的。信中,又谈及志、才、学之间的关系和时不我待的劝勉。没有严词厉色,不故作惊人之语,然句句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乃是家书中的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