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君《萨里哈与萨曼》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孙宜君

哈萨克族民间叙事长诗。广泛流传于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哈萨克族居住区。山林、常世杰根据著名的苏里坦“阿肯”(哈萨克族民间歌手)弹唱的记录整理,发表在《天山》月刊1959年9月号上。后转载于1960年2月的《民间文学》;又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编辑出版的《中国民间长诗选》(第二集)。1980年10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首长诗产生于十二世纪,它讲述土古洛黑可汗的女儿萨里哈爱上了牧羊英雄萨曼,但两个青年的爱情却遭到了可汗的粗暴干涉和阻挠。于是两人相约,趁部落搬家之际偷偷出逃。可汗发觉后,派兵猛追。萨曼同追兵经过一场搏斗终于受了重伤,萨里哈又被抢回。一年后,当萨曼历尽艰险再来寻找萨里哈时,她刚刚因绝望而自尽,萨曼亦在悲愤中自刎殉情。长诗通过蔑视封建礼教和门阀等级制度的一对恋人的爱情悲剧,赞美了矢志不移的忠贞的爱情。它歌颂了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坚强意志,揭穿了隐藏在命运背后的阶级压迫的真相,反映了哈萨克族牧民特有的历史风貌和思想感情。长诗的艺术结构严谨而又完整,音韵格律也很讲究。它每段的行数虽无限制,但韵脚和音节却有严格规定,大都是每段的一二四行押同一个韵脚,每行一般是十一个音节。这种押韵方法与普通四行一段的民歌一样,哈语叫做“卡拉约会吾衣卡斯”(意即叙事诗韵)。长诗以其宏伟的气魄,浪漫的情调,生动形象的比喻,深深地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