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友书·致史可法书》注释与鉴赏
清·多尔衮
予向在沈阳①,即知燕京物望②,咸推司马③。及入关破贼④,得与都人士相接,识介弟于清班⑤,曾托其手勒平安⑥,拳致衷绪⑦,未审以何时得达?比闻道路纷纷⑧,多谓金陵有自立者⑨。夫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之义,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⑩,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闯贼李自成称兵犯阙⑪,手毒君亲,中国臣民不闻加遗一矢⑫;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⑬。朝廷感其忠义,念累世之宿好,弃近日之小嫌,爰整貔貅⑭,驱除狗鼠。入京之日,首崇帝后谥号⑮,卜葬山陵⑯,悉如典礼;亲郡王将军以下,一仍故封,不加改削;勋戚文武诸臣⑰,咸在朝列,恩礼有加。耕市不惊,秋毫无扰⑱。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传檄江南⑲,联兵河朔⑳,陈师鞠旅㉑,戮力同心㉒,报乃君国之仇,彰我朝廷之德。岂意南州诸君子苟安旦夕,弗审事机,聊慕虚名㉓,顿忘实害,予甚惑之!
国家抚定燕都㉔,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㉕,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㉖,悉索敝赋㉗,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兹乃乘逆寇稽诛㉘,王师暂息,即欲雄据江南,坐享渔人之利㉙,揆诸情理㉚,岂可谓平!将以为天堑不能飞渡㉛,投鞭不能断流耶?夫闯贼但为明朝祟耳㉜,未尝得罪于我国家也,徒以薄海同仇㉝,特伸大义。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勍敌㉞。予将简西行之锐㉟,转旝东征㊱,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㊲。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㊳,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㊴,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㊵。
予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则以姑息㊶。诸君子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㊷,厚爱贤王㊸,宜劝令削号归藩㊹,永绥福禄㊺。朝廷当待以虞宾㊻,统承礼物㊼;带砺山河㊽,位在诸王侯上,庶不负朝廷伸义讨罪、兴灭继绝之初心㊾。至南州群彦,翩然来仪㊿,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惟执事实图维之。
晚近士大夫好高树名义,而不顾国家之急,每有大事,辄同筑舍〔51〕。昔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52〕,可为殷鉴〔53〕。先生领袖名流〔54〕,主持至计〔55〕,必能深惟终始〔56〕,宁忍随俗浮沉〔57〕?取舍从违,应早审定。兵行在即,可西可东〔58〕,南国安危,在此一举。愿诸君子同以讨贼为心。毋贪一身瞬息之荣,而重故国无穷之祸〔59〕,为乱臣贼子所窃笑,予实有厚望焉!记有之:“惟善人能受尽言〔60〕。”敬布腹心〔61〕,伫闻明教。江天在望,延跂为劳〔62〕,书不宣意。
[注释]① 沈阳: 清末入关前,迁都沈阳,故又称沈京。② 燕(yān)京: 指北京。物望: 众望所归。③ 司马: 兵部尚书的代称,这里指史可法。④ 贼: 对李自成起义部队的蔑称。⑤ 介弟: 令弟。指史可法弟史可程。时任翰林院庶吉士。他不久南归,没有做清朝的官。清班: 清贵的官班。⑥ 手勒平安: 写信问候。⑦ 拳: 诚挚。衷绪: 衷情。⑧ 比: 近来。⑨ “多谓”句: 指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 ⑩ “《春秋》之义”四句: 春秋时,鲁大夫羽父派人杀鲁隐公,立桓公,后来齐又派公子彭生杀桓公,立庄公。因为他们都是身为国君而被人杀害,鲁国又未惩讨弑君的乱臣贼子,所以《春秋》对隐公不书葬,对庄公不书即位。这几句话的用意是: 明思宗自杀,南明政权未讨伐李自成,不能代表明政权。⑪ 称兵: 发动军队。阙: 宫殿、陵墓前面的高建筑物,这里是宫殿的代称。⑫ 中国臣民不闻加遗(wèi)一矢: 意思是全国无人进行最低限度的军事反抗。加遗: 给予。一矢: 一枝箭,比喻最小的军事行动。⑬ 包胥: 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吴兵攻破楚都郢,他入秦求救,在秦廷痛哭七日七夜,秦乃发兵救楚,打退吴兵。⑭ 爰: 于是。貔貅(pí xiū): 猛兽名,形如虎,因其勇猛,用以喻勇敢善战的兵士。⑮ 帝后谥号: 清兵入北京,谥崇祯帝为怀宗端皇帝,周后为烈皇后。南明谥崇祯为思宗,又改毅宗,后世多用思宗。⑯ 卜葬山陵: 旧时葬地和下葬日期,都要由术士挑选,所以用“卜”字。山陵: 指帝王墓地。当时葬崇祯帝于田贵妃的墓地。⑰ 勋: 明代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是一种专门授给功臣的奖励性官衔,并没有实际职务。戚: 指外戚。⑱ 秋毫无扰: 纪律严明,丝毫没有侵扰。⑲ 传檄(xí): 传递檄文。⑳ 河朔: 指黄河以北。㉑ 鞠(jū)旅: 誓师。鞠: 告诫。 ㉒ 戮力: 并力,尽力。㉓ 聊慕虚名: 指南明急于以明政权的继承者自命。㉔ 国家: 清朝自称。㉕ 庙主: 宗庙里的神主(牌位)。㉖ 征缮之劳: 征收赋税,修治甲兵。㉗ 悉索敝赋: 出动全部兵力。古代按田赋出兵,故称兵为赋。㉘ 稽诛: 当时李自成部队尚未被消灭。㉙ 渔人之利: 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喻不劳而获。㉚ 揆诸情理: 从情理来看。揆: 衡量。㉛ 天堑: 指长江。㉜ 祟: 鬼怪害人,引申为祸害。㉝ 薄海: 犹言四海之内。㉞ 天有二日: 比喻天下同时有清与明两个皇帝。勍(qíng): 强。㉟ 简: 挑选。㊱ 转旝(kuài): 掉转进军的方向。旝: 军旗。 ㊲ “且拟”两句: 打算免除对李自成军的严惩,让他们充当进攻南明的先锋。㊳ 潢池: 即天潢,星名,转用指天子之池。人民起兵反抗称“弄兵潢池”。此处指明末起义军。㊴ 兼支大国: 还要对付一个大国。大国,清朝自称。㊵ 蓍(shī)龟: 占卜。蓍草和龟甲都是古代占卜用品。㊶ “予闻君子”二句: 这是《礼记·檀弓》记曾子的话,说品格高尚的人,总是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别人;只有小人,才无原则地一味宽容。㊷ 故主: 指明思宗。㊸ 贤王: 指福王。清朝不承认他是皇帝,所以用这称呼。㊹ 削号归藩: 去掉帝号,恢复藩王身份。㊺ 永绥: 永保。绥: 安。㊻ 虞宾: 舜受尧禅,国号为虞,以宾礼待尧子丹朱。这里说如能来归,清政府当以舜待尧子一样来对待明之后裔。㊼ 统承礼物: 意即继承先世,保持祖宗相传的礼器。㊽ 带砺山河: 即使黄河变得像衣带那样细小狭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样小,封国还是永远安宁,传诸子孙后代。意思是说让福王做清朝的藩王,世世代代传下去。㊾ 兴灭继绝: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㊿ 群彦: 群贤,才德杰出的人。仪: 来到。〔51〕 筑舍: 古代谚语:“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成事。〔52〕 “昔宋人”二句: 指金人渡河执宋徽宗、钦宗二帝事。〔53〕 殷鉴: 《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言以前事为鉴戒。〔54〕 领袖: 这里是领导的意思。〔55〕 至计: 指最高的决策。〔56〕 深惟终始: 深入地通盘考虑。〔57〕 宁忍: 岂肯。随俗浮沉: 随波逐流,没有定见。〔58〕 可西可东: 清军既可向西攻打李自成,也可向东攻打南明。 〔59〕 故国: 指明朝。〔60〕 尽言: 直言,没有保留的话。〔61〕 敬布腹心: 很诚恳地把心里话都掏出来。〔62〕 延跂(qì): 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向前望。跂: 通企。
[作者]多尔衮(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爱新觉罗氏。太宗时封和硕睿亲王。世祖福临六岁即位,他以皇叔摄政,独揽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统兵入关,制订各项制度。封号加至皇父摄政王。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这封信是由李雯执笔。李雯(1608—1647),字舒章,青浦(今属上海)人,人称江南才子。清军入关后,在北京任内阁中书舍人,当时诏诰书檄,多出其手。有《蓼斋集》、《蓼斋后集》。
[鉴赏]崛起于东北的满洲贵族在关外建号大清,早就有灭明之心。农民军占领西安后,他们就曾致书李自成,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但遭到拒绝。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驻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却给了清兵入关的机会。多尔衮统兵占领北京,一方面,以高官厚爵,拉拢汉官,并为自杀的崇祯帝发丧;另一方面却以圈地、剃发、屠杀等民族高压措施对付反清情绪。此时由史可法、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成立的南明政权,成了他们夺取全国政权的障碍,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于是就有了多尔衮这封充满威胁和利诱之辞的信。信中引《春秋》之义,否定南明政权的合法性;以讨伐农民军作为市恩的资本;以吴三桂为典例,用列爵分土作为诱饵;又以强大兵威恫吓弱小南明。全信强词夺理,态度骄横,貌似和善,却使人感到一种张牙舞爪的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