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记·瓷器铜器篇·买家却比卖家精

收藏手记·瓷器铜器篇·买家却比卖家精

铜观音菩萨像(明)作者收藏

笔者曾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指一般的情况。由于卖家搞不清某一器物的价值或行情不明而将其低价售出的事,在古玩行里也并不少见。

有一类卖家奉行一种“低来低走,高来高走”的经营原则。他们四处收购,收来后只要不赔钱往往是“见利就走”,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古玩城的小林就属于这种人。

小林年纪轻轻,体瘦如柴,但他腿脚勤快,经常乘长途汽车奔波于大城、霸州等地“抓货”,偶尔也去内蒙赤峰一带,后来还到过江西。每次回来,他都带回不少东西。小林出售的器物,品类多而杂,瓷器、玉器、铜器、文房乃至字画,应有尽有。他收来东西,有的搞得比较清楚,有的连他自己也看不明白,便加价出售。加价的幅度有高有低,有时尽管加价很高,仍有极大空间。如此一来,有不少买家从他那里捡到了便宜。提起这些,小林总不免有些后悔,可是这样的事还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一次他搞到一尊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通体鎏金,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只是不知怎么搞的,佛像被压扁了,他以 1 万元卖给人家,人家稍微收拾一下,将其恢复原状,不久即以 10 万元转卖给另一客户。而他收来的那些赝品、残次品和路份低的货色却无人问津,上面落满了灰尘,反倒成了“镇店之宝”。以后,小林学得精明了,他先将东西看好,暂且不拿,问买家要不要,买家说要,他才敢去收购。因为我也是小林店里的常客,一旦有了信息,小林也及时与我通气。

一天,小林对我说:“郊区的一个人以前买了一尊铜佛,是明代的,人家说是 1300 元买的,谁要买,1300 元还卖给谁,不知您想要不想要?”我说:“你看是明代的,就拿来吧。”

几天后,铜佛取来了,我大略一看,从造型和铜质上讲,应该是明代的。我给他 1000 元,他不干,最后还是 1300 元买下来。但我始终不明白,他是给人家白尽义务呢还是编了谎话自己从中也赚上一点?这些我全然不去管它,因为东西对、价钱合适,作为买家没有必要去找寻这些。我刚想走,又见玻璃柜里摆着一尊鎏金佛像。

“这又是新进的?”我自言自语地说。

“我刚从文物公司买的。”

“我也一块儿捎走吧!”

这尊佛像比那尊佛像的价钱高出许多,但我还是买了下来。

两尊佛像我打心眼里喜欢。前者为明代观音菩萨坐像,高20厘米,为青铜所制,原有鎏金。菩萨结跏趺坐,宝冠雕饰精致,长发垂肩。面部圆满丰润,双目微闭,巧鼻樱唇,若有所思。上衣赤裸,宽袍贴身,衣纹流畅,神情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后者为鎏金无量寿佛,高 14 厘米,面容慈祥端庄,螺发大耳,披袒式袈裟,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手中捧一个宝瓶,宝瓶瓶口还长出一朵吉祥花卉,我断为清代作品。我曾将这两尊铜佛像给文管处鉴定家李先生看,李先生同意我的看法,说前者为明朝晚期作品,后者为清中期作品。李先生叫来鉴定佛像的专家陈先生看,陈也说不错。我让陈先生估一下价,陈先生说:按现在的行情,往低处说明代的那尊像起码在 1 万元以上,清代的无量寿佛鎏金工艺精良,价位还应高于前者。

文玩艺术品的生意是个特殊的行道,藏品林林总总,博大精深,“卖的没有买的精”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这就取决于买家的学识、眼力和机遇了,如果都像买卖水果那样分等划路、明码标价,那么搞收藏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古玩交易的空间又在何处呢?

鎏金无量寿佛 (清中期) 作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