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脖子乌鸦》全文|赏析|读后感

徐朝夫《歪脖子乌鸦》全文|赏析|读后感

徐朝夫



这只乌鸦挨过枪,一粒铁砂擦领项飞过,脖子上擦破一块皮,落了一绺毛。伤好了。留下一个疤; 从此它的脖子就歪了: 老别向左边,照顾不到右边,经常吃亏。

乌鸦本来就丑,这下脖子又歪了,本族兄弟瞧不起他,异族朋友欺侮他,喜鹊对他说:“你不如吊死在这树上。”芦鸡对他说:“你最好给农民泡成菜。”百灵对他说:“你给黄鼠狼过个生日再美不过了。”麻雀对他说:“歪黑鬼,你跟老鼠作伴去吧!”歪脖子乌鸦忍气吞声,熬着孤寂、冷漠,独个儿挨一边生活: 警戒枪弹,啄食小虫,也吃禾谷,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

一天,歪脖子乌鸦正在一块草地上啄食青虫,忽然听得天空“啊,啊”两声单调的叫唤。抬头一看,是一只天鹅悠悠飞过,心想: 那天鹅无侣无伴,身单影只,孤孤凄凄,莫不是她做了不贞之事,比如爱上了大雁什么的,本族不容,被赶出来了?他没思想许多,腾空起飞,飞到天鹅身边,说:

“天鹅姐姐,你怎么孤单一人啊?”

天鹅过腻了群伍、伴侣生活,自个离群来游山逛景,同时显显自己美丽的身姿的。这回看见一只乌鸦飞来,又同她说话,一股厌恶之情,立即充塞胸口, 险些呕吐。她不理睬乌鸦。

“天鹅姐姐,我跟你做个伴吧?”

“休得不知趣!”天鹅气恼地说:“你个又丑又黑的歪脖子,还跟我作伴?呐,下面一潭清水,照照你自己!”

“我照见了。我身子黑,长得丑,叫声难听,心可不坏呀,吃农民落在地上的谷子,也为农民捉害虫。”

“你是不吉利的象征,挨着谁谁倒楣——乌鸦一叫,门闭户倒!”

“这可是世俗的偏见了。你没听说过峨嵋山上的乌鸦岭,乌鸦庙吗?圣人遇难,乌鸦为圣人报信,救了圣人性命……”

乌鸦说的话,天鹅一句也没听进。她悠悠落在水库里。水库四面环山,风光旖旎。乌鸦也跟着扎了下来,落在天鹅左边,因为左边是人行小径,有人走动,可以照顾着观看岸上动静,见有不测,好立即通知天鹅。天鹅却是越发讨厌乌鸦,将乌鸦辱骂一顿,自己昂昂脖领,展展丽翅。

“走开吧,丑东西!”天鹅说,“看,这水多清; 清水中一个黑影,多不相称!——你把这水糟踏了!”

“天鹅姐姐,我跟着你,一无恶意,二无邪心,我身子小,灵活,见有不测,好保护你呀——你目标大,惹人爱,受难的机会也多,单身难照应嘛。”

天鹅哈哈一阵大笑,说:“受难? 什么难? 我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一级保护! 任我落在人家屋脊,庭院,落在游乐场,公园,谁都不会也不敢伤害我; 就是我停在铁轨上,火车也要紧急刹车!小心你自己吧。你是天空的老鼠,人人憎恶,人人叫打!”

说话间,丛林中一杆汽枪填上了子弹,压上了气,接着枪口举起来了。天鹅和乌鸦同时发现了枪口。天鹅说:

“看,人家开枪打你了,快逃命吧!”

乌鸦经常挨枪,对枪口特别敏感。他惊呼:

“天鹅姐姐! 这枪口是对着你的! 你快飞!”

天鹅嗤声一笑:“打我?他不怕法律?”

话犹未了,枪响了。千钧一发间,乌鸦拚力一跃,跃在天鹅头前,自己的尾巴中了一弹,清水中一汪鲜血。

天鹅得意忘形, 说:“尝到滋味了吧?打你还是打我? 短命鬼, 处处挨打! 再不飞……”

枪又举起来了。乌鸦急得没法,撞了天鹅一记:

“快飞! 要不快潜! 枪口瞄着你脑壳!击发了……”

枪响了。乌鸦振翅一扑,拦饮枪弹,一只翅膀打断了,挂在水里。

“该死的东西! 我说你挨打就挨打!”

“天鹅姐姐,你快飞,快飞走啊,那支枪真正在伤害你; 看,又瞄准你的脑袋了,天……”

乌鸦说话未完,第三枪响了。他再也飞跃不起,愣看着铅弹向天鹅头上飞来,一筹莫展。天鹅正自鸣得意,叫着:“法律,法律”,突然脑袋破裂,栽在水里,咕咕冒起几个水泡,身子便在水面上漂旋起来了。

选自《北京文学》1987年第8期



【赏析】 这是一篇寓言体小小说,一篇关于真、善、美的寓言小说。

丑陋的乌鸦满怀真诚善良的愿望,不惜牺牲自己去保护美丽的天鹅,但却遭到它伙伴的鄙弃,不仅没实现自己的意愿,反险误了卿卿性命;孤傲骄逸的天鹅自信法律会保护自己的美貌,到头来却落得个葬身鱼腹的悲惨结局——可悲的真诚与善良,可怜又可笑的美的破灭。

这使我们想起另一个形象,巴黎圣母院钟楼上的卡西莫多,这位撞钟人尽管丑陋,但他的真诚与善良终还能被美丽的艾丝米拉达发现和理解,然而在这篇小说中,真诚与善良却变得那么孤独、凄凉、酸楚;美也不再是那么强大,威力无比,而变得那么脆弱,下场可悲,也许这正是现代人在真善美的理解上与雨果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吧。

历史赋予人类对真善美以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再像过去那样天真可爱,而变得复杂深沉了。他们不再单方面孤立地去赞美它,而是把它放在整体的关系中去思索,这就不再是盲目的,而变为自觉的和理性的了。作者借用寓言的形式,形象地表达了这一哲理性思考,含蓄隽永, 意味深长。 其间无论是乌鸦的悲剧性格, 还是天鹅的可怜结局,都使我们想起生活中许多的人和事, 颇有警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