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浙江平湖人陆光祖,官做到吏部尚书。在他做县令的时候,该地有一位有钱人受冤枉被判重罪,因为他有钱,没人敢为他辩白。陆光祖接任县令,查清了该案,当天就打开枷锁放他出狱。此事被御史知道了,认为此人有富的名声,不该释放他。陆光祖说:“应看他是不是受冤枉,而不是看他是否有钱。要是不冤枉,即使伯夷、叔齐这样的贫寒之士,也没有理由让他活着。要是冤枉,即使陶朱公范蠡那样的巨富,也没有该判死刑的法律。”后来,陆光祖得以升迁,进吏部做了官员,在贬黜和提拔官员上,都是自己作决定,不向主管检查工作的御史台和尚书省汇报,于是吏部尚书孙丕扬以专权的罪名弹劾陆光祖,陆光祖因此被罢了官,离开了朝廷。陆光祖在一次偶遇孙丕扬时,对孙丕扬说:“承蒙老上司指教,很感激您成全了我。只是今天吏部的门,嘱托的人太多了,不专权是无法伸张公道的。所以您的这张奏疏实在是错误的。”孙丕扬沉思良久,说:“原来如此啊,是我错了!”当天便起草奏疏,自己弹劾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并极力推荐陆光祖,使他又恢复了官职。(冯梦龙:《智囊·识断》)
可见,中国人在道德修养上,不仅注重培养“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提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气概,而且还注意改正自己错误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