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的解释|舞的意思|“舞”字的基本解释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舞蹈。舞蹈的历史在中国非常久远。“舞”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的两只手拿着牛尾巴跳舞。可以看出上古人跳舞的道具很简单,他们往往用一些随手可得的东西进行表演,因为那时生产水平很低,还不可能生产出像样的服装、道具,为他们的舞蹈增添光彩。
随着汉字的发展,“舞”字又有了变化,人们在“舞”字的下边加上两只脚,脚跟对脚跟,两脚成八字形,倾斜着身子,这种舞姿很有意思。
秦始皇统一全国文字后,作为小篆体的“舞”字笔画均匀整齐,两边对称,多少还有一些象形性。发展到了隶书以后,“舞字”的象形性已经很少,只是在两足上还有一点痕迹。楷书中的“舞”字,已经完全符号化、线条化了。从“舞”字的变化,我们能够看出舞蹈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在商朝,人们用舞蹈这种形式祭天、祭地、祭祖先,用舞蹈来求雨。由于舞蹈在商朝很流行,所以那时候出现了专门从事舞蹈的人,人们称他们为“舞臣”。
在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陶盆上描绘出了一幅舞蹈者的形象,它表现出那一时期人们娱乐的情景。古代军队中也有舞蹈,两汉时期的盾牌舞实际上也是一种军事训练。
在汉语中,形容舞蹈的语言很多,比较有名的一个成语叫“长袖善舞”。“长袖善舞”的意思是古代服装的袖子很长,古人凭借长袖衣服,可以把舞蹈跳得很好。办事情如果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中国古代的舞蹈可能要数唐朝的最为有名。那个时候,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发达,所以音乐、歌舞等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中,再现了唐朝的舞蹈的盛况,无论是舞蹈场面的规模,还是舞者的舞姿舞态,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我们通过这些舞蹈可以了解唐朝时期歌舞升平的历史状况。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写过一首有关舞蹈的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也可能是因为舞蹈启发了人们的灵感,唐朝产生了许多书法家,其中有些人以写草书闻名于世,像张旭、怀素就擅长写草书。草书写起来潇洒舒展、流畅飘逸。它和舞蹈比较起来,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人们常说“龙飞凤舞”,漂亮的草书确实和舞蹈一样,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