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饥者易为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饥者易为食:jī zhě yì wèi shí
词源: 《孟子·公孙丑上》:“且王者之不作, 未有疏于时者也, 民之憔悴于虐政, 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 渴者易为饮。”
词由: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他的老师:“你要是在齐国执政, 能做出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来吗?”孟子回答说: “我不情愿做他们的事。” 公孙丑接着问: “管仲帮助齐桓公创立霸业, 晏子帮助齐景公显赫名声, 难道他们两人还算不上是君子吗?”孟子说:“要使齐王立业显名,这是易如反掌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这样,那你效法文王就是了。”孟子说:“做成一件事,有才干的,还不如时机好的。现在的齐国,老百姓受暴虐政治的苦是受够了。只要稍微做点好事, 老百姓就高兴得不得了。好象饿极了的人, 容易叫他吃东西; 口渴得要命的人, 容易叫他喝水。”他的意思是不愿乘势。
词义: 饿极了的人, 只要给他好吃的东西, 他都容易得到满足, 并且还对给他食物的人感恩戴德。比喻需要迫切, 容易满足。
书证: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下册第四十一章:“常言道,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看来关于李自成行事仁义, 饥民到处响应的话, 确有其事, 不过都不免传言过甚。这好比饥者易为食, 寒者易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