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永垂不朽》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永垂不朽》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永垂不朽:yǒng chuí bù xiǔ

词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谓之三不朽。”

词由: 春秋时代, 有一次, 鲁国的穆叔到晋国去, 晋国的范宣子接见了他。在交谈中, 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说过:‘人死了也不会朽。’这句话作何解释?”穆叔想了一阵回答说:“据我所知:‘最高的是在德行上有所建树,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能做到这样, 虽然死了, 也久久不会废弃,这就叫做“三不朽。”

词义: 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传留后世;朽:腐烂,磨灭。

书证:《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之目前,釐整时务。”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哪吒曰:‘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编,永垂不朽,亦不辜负将军教养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