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愤青,迈向成功

第三十二课

不做愤青,迈向成功

在职场里,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小伙儿还不错,就是有点愤青”、“你初入单位,别太愤青”,那么,做这些评价的“过来人”究竟为什么这样评价,而“愤青”到底是什么意思?“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本意指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尤以在校大学生居多,他们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常常强烈地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职场愤青,说的就是那些初出茅庐,有着狭隘的职场观念,喜欢强烈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情绪的职场新人。职场愤青的这些狭隘的职场观念和情绪表达,常常会影响他们迈向成功。

A别拿自己太当会事儿

亭亭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由于是寄宿学校,教师都在学校住宿。大家朝夕见面,开始的时候,亭亭与同事相处得还不错。休息时,老师们有时会打打扑克,或者去歌厅唱唱歌。亭亭心想:老师为人师表,为什么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呢?太俗气了,她研究生毕业,可不能和他们这样没档次的老师同流合污。所以每当被邀请时,亭亭都昂起头,笑笑,不屑于加入他们的活动。有一位学生家长因为孩子成绩提高了,出差带了一些新疆土特产送老师们尝尝,亭亭觉得这种做法太有损自己为人师表的原则,当着很多老师的面拒绝了。

没多久,亭亭发现,同事们都不愿意理她了。只要她走过来,大家就停止谈话,偶尔也听到大家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太过清高了。

不是别人“世故”,而是你太“清高”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年轻人,初入社会,凡事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看不起所谓“社会人”的行为,看不起那些“不高雅”、“不单纯”或者“太世故”的社会行为。他们因此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自己不过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为什么就受到他人的排斥?常常听见他们这样评论,“我不喜欢和他们一起出门,他们太爱招摇了!”“我不愿意和他们共事,他们都太俗了!”当有人说他太清高时,他会说:“那可不是我的性格,我的理想可不是靠这个去实现的。”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刚从校园转到一个新的环境,对这个不喜欢,对那个也看不顺眼:认为老板铜臭味,认为同事太势利,不满意公司制度,对一些潜规则更是不屑一顾。这些自认为有个性,感觉自己超凡脱俗,对人情世故看不惯,甚至鄙视排斥。倘若这种不满的情绪时常表露出来,肯定对人际交往非常不利。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些“行为”真的“不单纯”、“世故”,而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太清高,太拿自己当会儿事,或者说,在细节上太过较真。

千万别脱离集体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任何群体都有维持一致性的趋向。对于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优待。而一旦有人偏离,群体则会厌恶、拒绝和制裁。所以,偏离于所处的群体有很大的冒险性。进入社会,千万别拿自己太当回事儿,你所坚持的原则常常并非真正的原则,而是你个人的偏好甚至乖僻;你把一些无足重轻的琐事也当做原则问题来处理,如此你的格格不入也就很自然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看问题都不要太严苛,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你的苛责而不愿意与你交往。

B没有任何借口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据说他天性愚钝。一天,曾国藩在家看书,一篇文章,他重复诵读了很多遍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来了个贼,却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觉。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比曾国藩聪明的多,但他只能成为贼,而本不聪明的曾国藩却因勤奋成为连毛泽东都钦佩的人物。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然而就算是杜撰的话,相信作者也是用心良苦的,他想告诉世人,勤能补拙,不要为自己的怠惰找借口。上帝虽然给了一些人很好的天分,但是想仅仅靠天分平步青云,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写《资本论》花费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光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史学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列国,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八十五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震惊文学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光有天分是远远不够的,勤奋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现实生活中,勤奋努力的人很少,能勤奋几十年而矢志不渝的,更是少之又少。人们总是喜欢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敷衍自己和别人,为自己的怠惰开脱。“我文化程度不高”、“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很多,上学仅仅是千百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良好的学校教育,自然对成功有帮助,然而,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得高等学历的人却无所作为,因为他们被太多的条条框框禁锢了手脚。而一些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的人,身上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敢打敢拼,同样能取得让人咂舌的成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教育与文凭情况: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成功者拒绝找借口

美国励志作家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全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并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应该说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传说古希腊有个叫德摩斯蒂尼的演说家,从小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为了克服这个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终,他成为了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上一两百遍才能读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为博学之士。所以,不做愤青,不找借口,才能成功。

拒绝借口,工作顺畅

“借口”一直在我们左右,甚至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如果不下决心克服这种坏习惯,我们将会被“借口”所控制,对于工作就会产生倦怠,直接影响工作效率,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反之,远离“借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将自己的任务视为自己的职责和必尽的义务,我们的工作何愁不能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