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完善的身心健康观

实用完善的身心健康观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身有小病但心态良好的人,远比身体强健而心情压抑的人感到愉快和幸福。长期处在愉快心情下的人,每天乐呵呵的,身体也变得更健康;而生活在抱怨、压抑、苦闷中的人则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最终成为病人。

——心情和心态是健康的重要部分

一个人只有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同时内心宁静、心理和谐才能感受到来自平凡生活的点滴幸福,创建和睦的家庭环境,成为子女喜欢和尊敬的父母。

28岁的钱水文四个月前刚诞下一名女婴,母女健康。母亲和婆婆轮流伺候产后的钱水文。她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变着法子让她吃饱吃好,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奶水。

钱水文觉得她是最辛苦的人,其他人必须无条件地围着她转。忍受十月怀胎的行动不便、生产的疼痛,产后还要待在家里,不能看电视,不能穿高跟鞋,不能逛街,甚至不能洗澡,这些让她感到委屈和压抑,她认定别人亏待了她这个功臣。

妈妈做的饭不可口,婆婆擦的桌子不干净,老公烧的洗脚水不热乎,连小家伙也找茬气她,专门在她睡觉时哭闹。钱水文很烦,开始感到来自头部的疼痛。

成为新妈妈,女人们感到欣慰和幸福,感受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和身为父母的光荣,更懂得爱护和疼爱长辈。可是,钱水文认为被家里人亏待了,她忍受了这么多痛苦,还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以前的生活。

钱水文要别人无条件地满足自己。她虽然过着备受呵护的产后生活,但是仍感到被亏待,因此没有丝毫的幸福和喜悦,反而感到压抑和烦躁。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钱水文很不开心,想要出去逛街,妈妈不准;想要美美地看电视,婆婆说不利于视力;想要美美地睡觉,小家伙时不时地哭闹……

她想赶紧逃离这种牢狱般的生活。当老公想要和她聊天时,总被她粗暴回绝。最终,孩子在一次饿肚子哭闹时,激怒了她,她打了孩子一顿。

在不健康的心态和烦躁的心情下,钱水文所感受到的痛苦远比经历一场疾病和手术更加难以忍受。这份痛苦充分说明她不能适应身份转变的心理变化,对成为妈妈没有良好的思想准备,不懂得承担更多责任而总是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没有回报,陷入心理和疼痛的折磨中。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人要身心愉悦、感到幸福,其身体、社会功能和心理必须处在良好的状态下。

也就是说,人的健康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其次是社会功能正常,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胜任不同的社会角色,在母亲、妻子、女儿、职员、公民等不同的角色间顺畅转换,并和谐地融为一体而不产生大的冲突。最后,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心态,对外界和自身有客观的评价,能够恰当处理情绪和情感。

钱水文因为心态的失衡导致心理状态不佳,而最终影响了生理健康和家庭和谐。如果一个人长期心情抑郁、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疾病。

因为工作需要,秋荷老师频繁加班,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加之家庭变故,处于极度抑郁中的秋老师得了胃病。稍微受凉就觉得胃疼,遇到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胃部灼热,令她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发展成了慢性胃病,有时还会引起胃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得不随身携带胃药。

如果某段时间学校工作忙、压力大,她的胃就会更加脆弱,偶尔吸进冷空气都会让她疼痛难忍,因而她心情沮丧,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后来经过心身科医生的系统治疗和自身的心情调节,秋老师的胃病好了一大半,终于能看到她的笑容了。

心理学和医学将这一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由社会和心理因素所导致,或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生理因素影响心理因素,身体不适的时候会心情压抑、烦躁、苦闷。心情不好的话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如长期烦躁不安可能引起头疼和失眠,长期失眠又会引起精神状态差、精力不足而心情沮丧,最终形成心理和生理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心理和生理因素同时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有时实在区分不出来。这种情况在除了胃病以外的其他心身疾病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包括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疲劳综合征、阳痿、偏头疼、神经性厌食等。

胃病患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段时间心情好时,胃病不易发作;而当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时,容易复发;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患者心情舒畅时,容易控制血压、血糖水平,而长期压抑和苦闷,则难以控制这些生理指标;某些阳痿患者则完全受制于情绪是否紧张……

心身疾病或许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的内涵并不新鲜,成语“郁郁成疾”说明生理和心理可以相互作用。单纯的生理健康并不是全面的健康观,心理不适也会诱发疾病。因此,体验到愉悦和幸福的人,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