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的决心

追求真理的决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他有犹太血统。在爱因斯坦上学之前,他的父亲给了他一个罗盘,罗盘的指针总要指着南北极,使小爱因斯坦着迷并研究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还记得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

爱因斯坦10岁时,进入了路易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用的全是灌输式的教学法,虽然是学校,却像军营一样十分重视军事训练。爱因斯坦十分生气地说:“以前觉得小学老师像上士一样,现在,我觉得中学的老师像是中尉。”

在这样一所兵营一样的学校里学习,爱因斯坦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有一天,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来看他,见他这样闷闷不乐,就给他讲了有关毕达哥拉斯的一些事情,爱因斯坦听得十分认真。

随后,雅各布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对爱因斯坦说:“在直角三角形里,有一个定理,它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这也就是中学学到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爱因斯坦两眼放光地问道:“是真的吗?”

雅各布见侄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故意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证明一下嘛!”

雅各布走了之后,爱因斯坦下决心一定要证明出这个定理。他开始反复地思索,不停地在纸上画着、写着,一直持续到深夜,他仍然没有丝毫要放弃的意思。母亲波林不忍心看着儿子受折磨,就说:“阿尔伯特,证明不出来就算了,明天去问叔叔吧。”

“不,妈妈,我一定能证明出来的。”爱因斯坦头也不抬地继续他的证明。

过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一声欢呼:“我做出来了!”

波林也为儿子感到高兴,世界上的大数学家证明出来的定理,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竟然在一个晚上就证明出来了。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追赶光线的人。

后来,关于光线的想法引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又设想:假如吊索断了,一架升降机坠入深谷,里面的乘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想法导出了广义相对论。

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拆了旧房盖新房。它像登山一样。创立一个新理论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视野扩大了,原来隐蔽着的东西就被发现了。原有的理论仍然历历在目,只是显得小了,成了广阔视野中的一小部分。

爱因斯坦在登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高峰以后,没有满足,没有停顿。他环顾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间无比壮丽的景色,他拍拍身上的尘土,又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统一场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阶段。

爱因斯坦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个理论能够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

科学史只写某人的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则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他给比利时王太后伊丽莎白的信里是这样写的:

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爱因斯坦真的是这样做的。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几十年,直到最后一息。在他生命的弥留之夜,在医院的病榻旁还放着一叠统一场论的未完成稿,准备翌晨醒来再继续演算。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索,正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那种毫不气馁的热情和顽强性格的写照。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在分子运动论和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爱因斯坦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尽管这期间发生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为了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物理学的研究。

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国剧作家莱辛说的:“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在勤奋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过了一生。爱因斯坦坚持不懈的人生信条始终贯穿他的整个科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