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境界是不圆满
南怀瑾先生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如月有缺,人生也难得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有那么一些瑕疵。假如认为人生路上,我们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未免过于天真与理想。
人生难得真正的圆满。事实上,真正的圆满也不是最美的境界。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南先生举的一个例子:年轻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凡是最可爱的,就是爱得死去活来得不到的。真正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侬我侬的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
可见,诚如南先生所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非溢出来不可。
的确如此,不圆满,才是真正的美好。之于一个人的通体人生,是这样的;之于爱情,亦是如此;而之于财富、名利,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完全蜕变为对财富与名利的追求,那就未免悲哀了。财富的多与寡,其实都只是一个数目。多,可以充裕自己的物质生活,可以帮助别人,可以作为资本赚更多的钱;而寡,可以慢慢变多,可以在小天地里旋转自如……不论多寡,终究都在变动。我们不反对正当地增长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增长财富而把人生熔铸成一个“钱”字。
兜里有一万块的人想着要赚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而真正拥有一千万的人,又希望能赚一亿、十亿、二十亿……可是,真正有了二十亿,甚至五十亿之后呢?就算无数座城都能买下又如何呢?古代帝王将相,就算能占领整个江山,又如何?能名垂青史的不也是屈指可数的吗?
人生很短,生命终究是要枯竭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世的时候,追求再多的财富,无非也只是一种单一的成就。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若是在追名逐利的旋涡中稀释了,甚至是消失了,难道这不可悲吗?
所以,南先生建议人们: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力如何保持权力?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他说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南先生为人行事,总是坚持“不欲盈”的原则。
据说,有一次,南先生坐车去旅行,旁边的一位旅客正在看他写的书。不久这位旅客便开始与南先生交谈起来。这位旅客说:“这是南怀瑾的书。”南先生问:“你认识他吗?”对方回答道:“不认识,但他写的书都很好。”南先生说:“是吗?我也买一本来看。”
当时南先生并没有告诉那位旅客说:“我就是南某人。”因为南先生认为,假如当时他真的那样说了,那位旅客就一定会说:“久仰,久仰。”然后再来一番理所当然的恭维,而对于这些,南先生认为是很没有意思的。
这就是“不欲盈”的美好。人生路上,我们要活得快乐、幸福,就要容许自己的人生有缺陷。而之于财富,更是如此,要容许它有个限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拥有某种程度的财富之后,就要坐吃山空,不再工作,不再忙碌。我们说的限制,是指不能因为追求财富、名利而让自己的人生以财富和名利为中心。要懂得,人生难有真正的圆满。正当追到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而追不到,也不必痛心疾首,甚至活不下去了。
而事实上,诚如南先生引用古人的诗句所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比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不是吗?
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财富之多寡,知足就好,浮云掠过,幸福生活才是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