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西汉政治家,颖川(今河南禹县)人,生活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初,官至御使大夫。政治上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维护中央集权的国家统一;经济上主张重农贵粟,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主张富国强兵,募兵守边,抵抗匈奴侵扰,反对议和之策。他的这些主张幸被汉景帝所采纳,对于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和工商业势力,发展经济,巩固边防,维护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但这些主张却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吴、楚等七国诸侯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兴兵叛乱,汉景帝迫于旧贵族的势力而杀了晁错。晁错的主要事迹和著作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有记载。《汉书·艺文志》载晁错著作三十一篇,主要有《说景帝削吴》、《贤良文学对策》、《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政治论文。其中尤以《守边劝农疏》和《论贵粟疏》最为有名。《守边劝农疏》论述了大力发展边塞屯垦兴农、抵御匈奴侵扰的正确主张,理既切至,情尤充畅。《论贵粟疏》是晁错的代表作,论述了发展农业生产,储粮备荒的重要性,建议广积粮食,“入粟于边”,以及加强边防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文章中心明确,前后承接,结构严谨,文笔矫健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总的看来,晁错的文章善于把历史事实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具体分析,立论高远,分析精辟,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和他深刻而进步的思想及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其政论散文的不足之处是说理有余,略输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