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

【生卒】:1887—1972

【介绍】:

中国新康德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江杭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任中国公学大学部学长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私立光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和广东学海书院院长。辛亥革命后,曾担任过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秘书,上海新时报总编辑。五四运动时期,他依附于北洋军阀,为研究系政客中的重要成员,极力反对当时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鼓吹罗素等人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并与梁启超一起,挑起所谓“社会主义论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一方面与张君劢等人组织国家社会党,进行反动的政治投机活动,反对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又积极参与蒋介石的“文化围剿”,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日、美帝国主义均有不同的勾搭。解放战争时期,又曾一度鼓吹所谓中间路线。解放后曾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东荪的哲学是新康德主义的一种变种,他从右的方面修正康德的学说,取消了康德对实体(“物自体”)的假定,而把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发展到极端。他说:“在认识的多元论看来,感相虽是‘所与’,而却决不表示外物。其本身并非在外界的‘存在者’。但并非存在于心内。他是一个中间物,而不存在于世界上。这正和所谓‘幻想’,在性质上差不多。”又说:“须知既然产生于内的并不是外界所有的,则我们便可以说感觉既不是外物的写照,又不是外物的翻译,乃竟好象有几分无中生有的样子。”(《认识论》,第47-48页)这就是说,感觉都不是真实的,都是由我们主观产生出来的。这种无中生有的感觉论,是对康德唯心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挥。他不仅取消了物自体,而且还把感相与物自体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关系。张东荪认为,外物是不可认识的,但外物与感觉之间却有一个“相关共变”的关系。他说:“虽则外物真是什么,我们不知道,然而外物与我们的官觉印象在一起的关系之下确有相关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官觉忽然起了变化,则我们必须可以说外物亦有变化”。“只在这个相关变化上外界的存在乃能显示于我们心上。而这个相关变化不是质料而却是方式。换言之,所与于我们的不是内容而是条理(即秩序)。”(同上,第48-49页)这里张东荪歪曲外物与感觉的关系,把外物的存在与变化都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他虽然承认外界也有其条理,但这条理并不以外物为凭依,因此这种条理也是没有物质基础的,显然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张东荪还极力攻击唯物辩证法,否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他说黑格尔“对于‘对待’,‘负面’,‘矛盾’三个名辞都总括在‘相反’一辞之下,而不设分别。其实照我们看来,三者完全不同。所谓对待是指有对偶的东西相待而存”。“所谓负面只是指除了这个东西本身以外其余的一切”。“所谓矛盾是两个命题不能同时皆真而言”。“黑格尔与马克思总是把对待与负面混而为一,使其最后都移于矛盾。他们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此。”在张东荪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对待(对立),负面(相反)和矛盾各有特定含义,绝对不可拉到一起,“混为一谈”,所谓“矛盾”纯属人为制造的,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绝对性,走进了形而上学的泥坑。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张东荪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他认为政治、法律、道德、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关系,“犹耳目口鼻手足之在一人之身。”他说:唯物史观“对于社会之相关性则改为经济一元论,即对于函数关系则改为因果关系;改互相关系而为片面制定,即以经济为因,以政治法律思想道德为果。止可由经济而左右政治法律道德思想而不可由政治法律道德思想以影响于经济”,这是对事实的一种“改窜”(《道德哲学》)。在他看来,经济基础不能决定上层建筑,二者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关系,显然这是一种历史多元论的观点。

张东荪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认识论》、《道德哲学》、《科学与哲学》、《多元认识论重述》、《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动的逻辑是可能的吗?》、《阶级问题》、《我们为什么讲社会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