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离形得似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离形得似

见于唐司空图《诗品·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离形得似”是司空图就形神关系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命题。

形与神是中国美学史中一对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 历代美学家、艺术家都曾围绕着形神论来阐述自己的艺术观念。战国末期的韩非即以形似为尺度,衡量艺术创作的难易。他认为画犬马最难,画鬼魅最易,因为前者有形,要求形象酷似,后者无形,也就没有品评的标准和参照。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要求艺术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他看到神韵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顾恺之的主张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写意、重抒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司空图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以形写神”的传神理论,提出“离形得似”。他这一主张,更加突出了中国美学的特点,为古典美学注重传神写意、言志抒情的表现性特征作出了言简意赅的理论概括,并对后世艺术创作及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离形得似”是指艺术审美创造的宗旨在于传达和表现宇宙人生的内在精神与本质规律,而不应过分地拘泥于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因此,艺术家为达到传神的目的,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同程度地摆脱事物现象、原形的再现,采取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造型手段,取得“象外之象”的审美效果。关于“离形得似”后人孙联奎在《诗品臆漫》中说:“《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千载而下,犹如突见其笑貌,此可谓离形得似者矣。”孙联奎的解释对理解“离形得似”是很有帮助的。

这一艺术创作原则的提出,是司空图艺术美学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标举艺术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认为艺术所要追求的就是那种难以言传的神韵,难以把握的真迹。从文化思想史上看,司空图这一思想,一方面得益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另一方面正深受佛学“执象则迷理”的神秘认识论的影响。司空图在其总体美学思想的统摄下,还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这“离形得似”可以说与之是内在一致、相互辉映的。 “离形得似”之说亦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容易使艺术忽视形似的再现而流于完全脱离事物具体形象的变形与抽象。后人为弥补其不足,进而提出艺术的妙趣在“似与不似”之间,使形神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