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科学技术

1.造桥术。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今河北赵县洨河上,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由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桥为单孔,全长五十二·八二公尺,宽九·六公尺,石拱跨度三十七·三七公尺,拱圈矢高七·二三公尺。桥身平缓,坡度小,便于行人车马通行,拱圈跨度大,便于桥下船只往来。大拱之上设四小拱,既可节约石料,减轻桥身对桥基的压力,又可分洪排水,减缓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栏杆、栏板和柱子上雕有行龙走兽,形像古朴生动,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的车轧马踏和洪水、地震的考验,今仍安然无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才能的结晶。解放后,赵州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天文学。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683-727),一行姓张名遂,巨鹿(今属河北)人。开元十二年(724),他与梁令瓒共同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以此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恒星自行说早近千年。同年,他发起在全国十三个地方分别测量北极出地高度和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日影长度,得出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则南北距离相差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合现一百二十九·二二公里),即子午线一度之长,虽与目前子午线一度长一百一十一·二公里相比误差较大,但测量子午线长度,在世界上是第一次。一行吸收印度天文学中的计算方法和总结中国历代制定历法的经验,开元十五年(727)制定《大衍历》,结构合理,比较符合天象实际,为以后历代修订历法所遵循,直至明朝末年西方近代编历法传入中国为止。

3.医药学。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撰有《诸病源俟论》五十卷,凡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是我国第一部详论疾病分类、病因、病理的专著,书中所记以肠吻合术治疗外伤断肠,为我国外科手术史上的重要成就。唐代太宗时中央和地方都开办了分科较细的医校,比西方早二百年。高宗时,苏敬等人奉敕编成《唐新本草》五十三卷,收集药物八百四十四种,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比1494年意大利佛罗伦斯药典早八百多年。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81-682)潜心研究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写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简称《千金方》,收集药方五千三百多个,药物八百余种。书中首列妇婴疾病治疗,主张单独设科,注意药物配伍和辨证施治,并首创复方。他还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一书中记述了硫黄伏火法,这就是早期的火药配方。由于他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和他的急病人之所急的高尚医德,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被后人尊为“药王”,称其隐居过的五台山为药王山,并建有药王庙。

4.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唐太宗时雕印的长孙皇后所撰《女则》是最早的雕版书,其后,雕版印刷术广泛用于印制佛像、诗文、日历,甚至用来印刷商人纳税的“印纸”等。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雕印的《金刚经》卷子,全长十四尺,卷首是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刻印极精美。现藏英国伦敦。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1944年在成都市内唐墓出土的《陀罗尼经》。

5.唐代炼丹术和化学。唐代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崇奉道教,炼丹术在皇帝的支持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炼丹名家,如孙思邈及其弟子孟诜,既是杰出的医学家,又是著名的炼丹家,并形成了许多炼丹著作,陈少微的《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大洞炼真宝经九还金丹妙诀》,张果的《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等。剔除炼丹术中企求长生不老的糟粕,其中包含了以无数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唐代炼丹实验已有很大进步,用药趋向小剂量、按比例,向定量化发展,克服了以往炼丹实验中用药量的盲目性。唐代炼丹术中用汞和硫黄制造丹砂,用汞和硫制成硫汞,与食盐反应后升华,炼制水银霜的技术已相当完善。炼丹方士还开始用朴硝(硫酸钠)和芒硝(硝酸钾)的水溶液提取硫酸钾的结晶,用汞和锡制取汞锡齐。在火法炼丹的实践中掌握了以调节炭量和燃烧时间控制温度的经验。炼丹方士还在总结锻、伏易燃物质经常发生火灾的教训中,知道了“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能引起燃烧的道理,实际上这三种物质的混合,就是最初的黑火药。唐代炼丹所得化学药物也广泛应用在医学上,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记有“飞水银霜法”,是一种毒性较小的汞化合物氯化亚汞,可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孙思邈还用丹砂、曾青、雄黄等化合反应制成“太一神精丹”,外用可治疗皮肤病,内服可治疗回归热和疟疾,而且有健身作用。《唐本草》中记有一种用白锡银箔和水银合制而成的“银膏”,相当于现代医学牙科中的填充剂。杜石然等人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列专章论述了隋唐时期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赵州桥的研究,有黄梦平的《中国古代桥梁技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关于天文学研究,有薄树人的《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同上),关于印刷术的研究,有邢润川的《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同上),关于医学的研究,有李经纬的《孙思邈》(《中国古代科学家》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