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明月山铭
庾信
竹窗标岳,四面临虚。山危檐迥,叶落窗疏。看椽有笛,对树无风。风生石洞,云出山根。霜朝唳鹤,秋夜鸣猿。堤梁似堰,野路疑村。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宁殊华盖,讵识桃源?
庾信的铭文共有十二篇,大多用来描绘山水,《明月山铭》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据刘勰看法,“铭实表器”,“铭题于器”,“铭兼褒赞”、“体贵弘润”、“文约为美”(《文心雕龙·铭箴》)。即是说,铭是用来彰明器物、品题器物的,兼有褒扬赞美的作用,其体以弘大润泽为贵,文辞则以简要为美。这篇赋短小精悍,生动地描绘出明月山深幽诱人的秋天景色。
开端四句,从所在竹亭开始描绘,向竹窗外眺望是高山,竹亭的周围也是山丘;走出竹亭观望,山是高高的,亭檐是伸展得远远的;树叶袅袅落下,飘经雕有花纹的竹窗。这是一幅高山竹亭秋景图,由窗及山,由亭及丘,由高山远檐及叶落窗格,远景近景结合,静景动景相兼,山之高,亭之美,宛然可见。
紧接四句,以“看”字领起。“看椽有笛”一句,写近看竹亭,椽管有清音如笛,使人不禁想起蔡邕《长笛赋序》,“邕避难江南,宿之柯亭。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而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奇声独绝”,这亭子的竹,不也是良竹吗,简直可以用来制笛吹奏了。而“对树无风”一句,又不禁使人想起《管辂别传》中说的:“辂与倪清河既刻雨期,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面对亭前的这棵树,不也是这种情景吗?由景及典,典中寓情,确实是“铭兼褒赞”了!远看石洞、山根,风从石洞徐徐吹来,云从山根缓缓腾起。如果说近看是浮想连翩,那么远看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
接着六句,移步换形,描写徐行于月下山路,犹如步向桃花源。周处《风土记》曰:“白鹤夜警,至八月露降则鸣。”故“霜朝唳鹤”,则写秋夜白鹤警鸣。而“秋夜鸣猿”一句,则写月下猿猱悲鸣的凄清之景。这两句既写鹤唳猿鸣,亦写山间皎月,以声觉衬托视觉,而扣山名“明月”。秋月朗朗,山路通幽。河堤、桥涵朦胧似河堰之景,山路、村落曲折逶迤,在幽暗的夜色下,远远望去也不甚分明。忽见渔船横泊于土堤之下,几行霜树夹植于渡口津门两傍,这些景色,是那样地隐约缥缈,恍若仙境。顿使作者联想起《西京杂记》所写的华盖树和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桃源仙境,觉得这明月山的夜景,仿佛和它没有什么两样。故而结尾两句说:“宁殊华盖,讵识桃源。”奇树仙境都不必它求,这眼前的美景是以令人心醉了。写到这里,全文结束,而余韵不绝,令人遐想不已。
铭文原多警戒之语,后世很少再写;庾信这篇铭文,以描述山水为题,仅十六句,即勾勒出似桃花源的山间胜景;这应该说是成功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