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俞任远
【作家简介】理查德·里夫(1931一 )是南非著名作家,1931年出生于开普敦。1949年毕业于开普敦大学,获文学士学位,随后在休厄特师范学校教书。1962年以后,他到过非洲和欧洲的不少国家。70年代理查德·里夫在开普敦“有色人”高等学校里教授英语和拉丁语。
理查德·里夫的创作生涯始于大学时期,以写短篇小说闻名。他最初的作品均发表在南非的几种杂志上,并都获得文学界与读者的好评。196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非洲人之歌》。同年,他还编选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四人集》。1964年,为供学校师生阅读,他又编选出版了一本《现代非洲散文集》。1964年,他的著名长篇小说《紧急状态》在英国伦敦出版。1970年美国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重印了该书。
理查德·里夫与南非许多进步作家一样,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反对南非殖民当局的种族歧视与压迫政策。他的小说内容几乎全部触及南非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直接反映重大政治事件,描写种族隔离状态下不同肤色人们的生活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对南非种族主义者的反动统治作了愤慨的揭露,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因此被文学评论界称作“政治小说”或“社会小说”。他的长篇小说《紧急状态》就是最优秀的代表作。
《紧急状态》写的是南非“有色人”知识分子在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中的成长与思想发展过程。小说通过1960年3月28日至30日“三天的事件”,描述了南非有色人同殖民当局所作的斗争。这三天就是种族主义者对沙佩维尔和兰加等地居民反对《通行证法》的和平示威进行血腥镇压的后三天,同时又是全国宣布“紧急状态”的前三天。作品着重描述了作为“有色人”知识分子的安德鲁在南非种族主义统治下的命运,“有色人”知识分子在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中的成长与思想发展的复杂过程。同时,通过安德鲁与阿贝等人的对比,揭示了南非“有色人”知识分子面对社会政治斗争的不同态度及其所走的不同道路。
在南非这个世所瞩目的国家,进步民主的文学已经成为反对南非种族主义统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客观、及时、全面地反映当年震惊世界的“通行证事件”、揭露南非反动当局镇压、屠杀人民的罪行、表现南非人民反种族主义斗争业绩,进而揭示南非社会面貌的本质特征方面,《紧急状态》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紧急状态》,侯焕良、卢明华、尧雨翻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内容提要】全书情节分为“导言”与三个部分(相当于三章)。“导言”简要介绍了“三天事件”的起因及发展过程。1960年3月18日,南非泛非大会决定,于3月21日进行一次反对《通行证法》的宣传运动。为表示抗议,“有色人”集会示威、烧毁通行证,当局野蛮镇压,全国上下搜捕嫌疑犯,沙佩维尔与兰加等地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大屠杀。为反对镇压暴行,泛非大会与非国大宣布28日为被害者举行哀悼仪式,成千上万名有色人举行罢工,城市瘫痪。“整个南非联邦的非洲人向当局示威,烧了通行证,要求把自己也抓去。局势愈来愈紧张了”。
第一部分 1960年3月28日,星期一。
下午五点半光景,在开普敦大阅兵场上,警察开枪镇压集会群众,参加集会的安德鲁逃进了路边的厕所。没事以后,他乘车回家,遇到了自己的学生,房东太太的长子埃尔德雷德,他告诉安德鲁:“警察下午来找过您,妈妈认为您最好别回家。”还给安德鲁带来一镑零钱。
为逃脱警察的追踪,安德鲁只好到女友露丝家去。露丝是个白人姑娘,一个人离开家来开普敦上学。这时,她正好到青草公园找他去了。安德鲁找到钥匙开了门,淋浴,吃饭后,听着熟悉的音乐,安德鲁陷入往事的回忆中: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肮脏、穷困的第六街区贫民窟度过的,儿时的玩伴净是些野蛮愚昧的小扒手、私生子,家里是寒碜、恶劣的居住环境与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尽管母亲用尽心计,在贫困生活中尽力维持体面、遵守礼仪、敏感好学,黑肤色的安德鲁仍与自私暴躁、浅肤色的几个哥哥相处不好。安德鲁也不甚理解脾气古怪的母亲。一个大风天,他未听母亲话替她送张便条,母亲自己在风暴中出门并因此中风死去。安德鲁遭到长兄詹姆斯的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了二天二夜后,他无奈找到二姐米里安求援,从此住进了住在富裕有色人居住的沃尔马一埃斯塔塔区的二姐家。姐夫肯尼思是公共汽车司机,职业稳定、家境尚好。安德鲁开始新生活后,努力学习、发狂地读书,并与同学阿贝和贾斯廷成了好朋友。阿贝喜欢幻想、有天分,是个读书很多、热衷政治的激进学生,家境富裕、教养良好。贾斯廷不如阿贝精细周到,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如阿贝深刻,但生性灵活随和。两个人热衷于谈论贫困、压迫等政治话题,而且不因安德鲁出身低微而歧视他。安德鲁内心始终潜藏着自卑与孤独感,很少参加谈论。经过紧张的学习,安德鲁顺利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免予大学入学考试。
露丝回来打断了安德鲁的回忆。尽管他们两人真情相爱,但他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因为南非法律规定:晚上十点钟,有色男人就不能访问未婚的白人姑娘。
第二部分 1960年3月29日,星期二。
大约两点左右,安德鲁来到两年未见的二姐米里安家。睹物忆旧,往日情景又涌上心头:高中毕业后,尽管他考试成绩优异,但姐夫已供养不起他,是老校长奥尔特曼先生为他争取到特别助学金并说服了他姐姐、姐夫,安德鲁才得以进入大学。那是1948年,种族主义统治的开始阶段,贾斯廷与阿贝都参加了示威活动,安德鲁担心毁掉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前途,怀着羞愧的心情回了家。随着白人政府陆续颁布一整套法律,要使种族隔离政策合法化,安德鲁也渐渐成熟,更严肃地思考社会问题,他与姐夫肯尼思的裂痕更加深了。1951年政治形势更紧张,种族主义者剥夺了有色人的选举权。安德鲁在获得学士学位后,经过见习,分到中学教书。他与阿贝开始一起出席现代青年联盟会。1952年,泛非大会与非国大揭开了不服从非正义法律运动的序幕,贾斯廷在运动中被捕,安德鲁在感情上受到极大刺激。此后他愈来愈多地参加政治集会,但阿贝对政治的兴趣却日渐转移到纯理论上去了。1956年6月26日,非国大等五个组织集会,宣布召开各民族代表大会,通过了自由宪章,作为斗争的最低纲领,宣布“所有公民理应享有同样的权利。”12月5日黎明,整个南非开始了警察大搜捕,156人被以叛国罪名提起公诉。贾斯廷再次被捕。阿贝持不关痛痒的态度,安德鲁却不顾教师职务的限制,冒着被剥夺公职的风险,参加了群众抗议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激昂的演说。这一切引来了警察的搜查并终于导致了他与姐夫肯尼思的决裂。于是他迁到了卡罗利森太太家。
29日早晨安德鲁刚出门,肯尼思就把米里安毒打了一顿。忍无可忍的米里安只好离家出走,离开已经堕落为恶棍的丈夫。
安德鲁与贾斯廷会面时,贾斯廷预言政府将会宣布紧急状态,那将会出现不按司法程序肆意捕人的局面,力劝安德鲁与阿贝躲起来。下午,安德鲁见到了露丝,露丝却坚定地表示绝不离开安德鲁。安德鲁又来到阿贝家,阿贝正在销毁证据,并告诉安德鲁,警察已去学校找过他俩。最后三个朋友一起商议何去何从,贾斯廷与阿贝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阿贝表示要为患心脏病的老母着想,早点离开南非。贾斯廷仍将到罢工组织去工作,安德鲁表示支持贾斯廷的工作,明天与他一起去宣传。安德鲁晚上回到二姐家,却被肯尼思打伤,只好找露丝去。
第三部分 1960年3月30日,星期三。
凌晨两点钟,受伤的安德鲁迷迷糊糊地躺在露丝家里,阿贝突然来电话报警并约两人一起躲到老校长奥尔特曼先生家去。原来,贾斯廷昨晚再次被捕。他的夫人赶快通知了阿贝。三个人深夜出逃,混过了警察的封锁线。警察果然相继来到卡罗利森太太与阿贝家搜捕,推打与吓唬,使阿贝的老母犯了心脏病,因无人救助而死去。清晨,安德鲁在奥尔特曼家听新闻:数千非洲人和平示威,要求释放被捕的领导人。安德鲁立刻决定回到斗争中去,就在贾斯廷家取他隐蔽的传单时,他们听到了宣布本地区处于紧急状态的广播,安德鲁决心继续贾斯廷未完的任务,到兰加去宣传。他强撑着伤痛的身体,磕磕绊绊地顽强前进,爬过铁丝网,将小册子散发给参加示威回来的人们,同时向人们宣讲团结一致,坚持到底不退却。警察抓住了安德鲁。安德鲁却在阿贝与群众的救援下逃了出来。
回到奥尔特曼家,两个朋友最后决裂。阿贝决定离开南非,转到欧洲去读研究生。安德鲁则决心留下,联合一切人进行斗争。于是三个人分了手,安德鲁与露丝一起,勇敢地回到了露丝的住所。
【作品鉴赏】《紧急状态》是理查德·里夫直接反映当代重大政治事件、深刻揭露南非社会问题、抨击种族歧视罪恶的社会政治小说。作者自己说“是专为纪念南非历史上这一伟大时期(即1960年3月——作者注)而写的作品”。作品以震撼世界的南非“通行证事件”为背景,以有色人知识分子安德鲁·德雷尔在这“三天的事件”中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通过插入历史的回忆与广泛的联想,回顾了从1948年种族主义者取得政权、开始实行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到60年代制造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宣布紧急状态的历史过程,真实地描叙了南非人民(特别是有色人种)在白人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痛苦遭遇以及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斗争,特别是通过主人公探索人生真理的过程重点表现了南非有色人知识分子在斗争中成长及思想发展过程。作者饱含着反对种族主义反动统治的激情,对南非反动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与镇压人民的罪行作了愤怒的抨击与揭露,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性与批判性。
为了突出揭露与批判的主题,作品采用了“文献文学”的纪实体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在展现“三天的事件”时采用纪实体,以“力求符合史实”的态度,用文献记录式的语言,几乎是逐日逐时地记录了三天里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南非各地的抗议活动与镇压罪行,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这一事件的全部历史过程。同时,在真实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虚构了安德鲁等人物形象及其命运遭遇,不仅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而且创造了更典型、更具概括力、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
作品在情节结构安排上严谨周密、独具特色。全书共分“导言”与三个部分。在不到3000字的导言里,简洁扼要地介绍了三天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及斗争形势。正文三个部分分别描叙3月28、29、30日三天的事件,形成了时间相对集中的三个情节单元。在每一部分的开头先交待当天的形势。在描叙现实事件的同时,适时插入安德鲁对个人生活的回忆与作者对南非历史的插述,因此形象地揭示了南非殖民当局种族隔离反动统治的发展过程、南非有色人遭受迫害的惨痛历史、以及安德鲁所代表的有色人走上反抗之路的历史过程。这种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安德鲁的个人遭遇为串连情节的主要线索,将重大历史事件与个人命运、生活细节紧密结合,现实与历史相交织的结构方式,既能广阔反映当代南非的社会面貌,又给读者以历史的纵深感,得以清晰地认识南非现代史。
由于南非目前的社会背景与进步文学揭露批判的主题和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相近似,南非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手法。《紧急状态》在塑造典型形象、刻画典型环境方面就较有代表性。作者在“序言”中明确表示,“宣布紧急状态是一种机遇,我可以借此集中注意力来观察某些特定的人物”。的确,作品是把安德鲁这个“特定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焦点,以其命运轨迹与探索人生真理的思想变化过程,来折射南非有色人知识分子共同的心路历程。同时,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各个人物性格的发展上”,突出刻画了安德鲁独特的个性:善良而富同情心的天性,好读书形成的敏感多思,家庭境遇形成的自卑孤独感,因珍惜前程对介入社会斗争的犹豫,在斗争中受教育感染逐渐成熟,最后为镇压所激怒、投进斗争洪流表现出的坚定立场与勇敢精神等,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性格发展脉络。其次,作者还注意把主人公放在南非反抗与镇压斗争漩涡的中心,放在“紧急状态”这一非常环境中考验,突出其性格特征,注意典型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如贫民区生活形成其胆怯自卑,进入富裕区生活后逐渐开朗,大学环境开阔其眼界。书中许多地方还体现出作者的现实主义人物观与刻画人物的非凡功力。如安德鲁并非完美的英雄,作者毫不隐晦其缺点与思想觉悟提高过程。而阿贝也不是卑劣的胆小鬼,他在与安德鲁意见分歧、不主张再参与斗争时,眼见安德鲁遭警察逮捕,是他首先冲上去,带领群众解救了安德鲁,这就真实地表现出二人主要分歧在于理论与实践,而并非简单的“好人坏人”之分。因此书中一些次要角色的刻画格外成功。如女房东卡罗利森太太,猥琐庸俗、自私狭隘,因安德鲁参加反种族主义斗争而决定赶走他,但她却痛恨警察并在搜查时掩护帮助了安德鲁。其他如,野蛮暴戾的大哥詹姆斯和姐夫肯尼思,善良懦弱的二姐米里安,长者风范的老校长,勇敢地爱上有色人并与之同甘共苦的白人姑娘露丝,爱憎分明的少年弗尔德里德等,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南非社会众生相。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品中处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作者精心安排了阿贝与安德鲁从家庭环境、肤色到性格特征的处处对比,肤色与出身境遇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二人外向与内倾两种基本性格。但随着种族主义日益猖獗,二人的性格发展与思想感情演变过程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德鲁是更深入实际斗争、态度更热情坚定;阿贝则更陷入“纯理论”了,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每到关键时刻,安德鲁立即采取果断的实际行动;而阿贝则大谈特谈那些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
但是,作者并不拘泥于一种表现手法,如为了准确表现安德鲁作为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变化,很多地方采用了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及大量的自由联想。为了表现大学初期阶段的紧张,使用大量短句的并列与快节奏的切换。可以说,在传统的现实主义笔法中渗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同一时间的情节并列、回忆、联想的错综使用,无逻辑联系的意识流动等。
《紧急状态》可以说是体现了20世纪南非文学重要特征——文学与政治结合紧密、又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