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鉴赏

作者: 古远清

羊翠

你又回到为我们所厌弃的老巢了。

那山城,灰色的雾,整日弥漫着山腰;大江边,传来纤夫们声嘶力竭的呼喊。愤怒的江水在拍岸……

而一只船,两只船,……就在急流中撞毁了。

闹市的色彩和声音,都在诉说着无可掩饰的灾难;山城里的朴实的儿女们,都因饥饿而疯狂了。

呵呵,在这时候你又回去了。

在那帆樯如林的港口,我们曾奔赴海程;在那夜的闹市,我们曾遭受都市的驱逐和遗弃。“浪子一去不回头!”我们这些海的恋人,都各自去尝大海的咸味去了。

一年、两年、三年的风雨,至少应使这些白垩岩的群山变一点样;至少在每个人的额上多刻上几道皱纹吧!三年来,我们的悼歌比颂词唱得更多,伤感和温情,早已抛丢在旅途中了。

你问我好么?“好!”我将一如往昔奔赴行程。这些蛛网当中的都市,我不愿去;庄严的殿堂,我不愿去;死寂的荒村,我也不愿去啊!

“象飞鸟随时占领太空,又随时都一无所有。”(冯至)

在这里:风雨中的泥泞的码头,我等待摆渡的船来;清晨的车站,我等待驶来的第一班车……

1947年·上海

“诗人的头脑象块反射镜”。由不同的“反射镜”所折射出来的生活画面,必然是多彩多姿、美不胜收。象前面写的《大山》,哪怕大山是荒坡,也是自己的牧场;哪怕大山是贫瘠的山岗,也胜于闹市的繁华。可这篇作品中出现的闹市山城,却是为作者“厌弃的老巢”。那里出现在山腰的灰色的雾,无不使人感到窒息;纤夫们在大江边发出的声嘶力竭的呼喊,更使人听了心寒。

为什么闹市里的色彩和声音,给作者留下的是丑恶的印象?这是因为那里发生了“无可掩饰的灾难”,那里的人民大众,均“因饥饿而疯狂了”。由此可以推断:作者所以讨厌山城,是因为那里是黑暗势力盘踞的地方;作者诅咒闹市,是因为他不愿在那里醉生梦死,而要冲破魇夜去追求光明的生活。

作者当时正准备第二次航行,这首写给友人的散文诗,反映了他返回华北前诅咒黑暗向往光明的心境。这种心境,对四十年代的知识青年来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典型意义。

和《大山》一脉相承的是,这篇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仍“将一如往昔奔赴行程”,去寻找通向世界的路;所不同的是,《港湾》中的“我”比《大山》中的“我”更显得成熟坚定。他不再象初出茅庐时那样对故乡有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三年来“悼歌比颂词唱得更多”的遭遇和经历,使他把往昔的伤感和温情,早抛丢在旅途中了。

这篇作品某些段落明显地受了鲁迅《影的告别》的影响。和鲁迅相同之处在于:作者把艺术的解剖刀无情面地伸进自己灵魂的深处,对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进行严肃的解剖,并积极探索通向光明的道路。三个“我不愿去”的段落,便典型地反映了作者苦闷的心境,反映了他强烈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同时也表现出他与旧世界决裂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但最后一段所出现的轻快旋律及随之而来的亮色,则是带有虚无色彩的《影的告别》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