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斯须之敬》译文与赏析

斯须之敬

斯须之敬

【原文】

今公私宴会,称与主人对席者曰席面[1]。古者谓之宾、谓之客是已。《仪礼·燕礼篇》:“射人[2]请宾,公曰:‘命某为宾。’宾少进,礼辞。又命之,宾许诺。”《左传》: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赵孟为客。杜预云:“客,一坐所尊也。”乾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以权工部侍郎受命使金国,侍从共[3]饯之于吏部尚书厅,陈应求主席,自六部长贰之外,两省官皆预,凡会者十二人。薛在部位最下,应求揖之为客,辞不就,曰:“常时固自有次第[4],奈何今日不然?”诸公言:“此席正为侍郎设,何辞之为?”薛终不可。予时为右史,最居末坐。给事中王日严目予曰:“景卢能仓卒间应对,愿出一转语折衷[5]之。”予笑谓薛曰:“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明日以往,不妨复如常时。”薛无以对,诸公皆称善,遂就席。

【注释】

[1]席面:筵席上与主人相对的客位。[2]射人:官名,这里指宴请酒宴的主人。[3]从:“从”的繁体字。参与,参加。[4]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5]折衷:指调和不同意见或争执。

【译文】

如果有公家和私人举行的宴会,那么我们就管坐在对面的客人称为“席面”。在古代叫做“宾”,或者叫做“客”。《仪礼·燕礼篇》说:“当司仪宴请宾客时,主人就会说:‘让某人坐宾位’。这时客人就会向前走来,非常礼貌地辞让。主人又一次催请,客人才会答应下来,坐在客人的位置。”《左传》写到季氏宴请大夫们饮酒,臧纥为上宾。宋公同时宴请晋和楚两国的大夫,以赵孟为上宾。杜预说:“宾客,是满座最受尊敬的人。”孝宗乾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借着代理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受到朝廷的派遣出使金国,于是,侍郎和从官决定一起在吏部尚书的办公厅里举办宴席为他饯行。陈应求主持宴会,除了尚书六部的一些主要长官外,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们也都来参加宴会了,这次宴会的参加人共有十二人,职位最低的是薛季益,陈应求给他行礼,并邀请他坐在客人的位置,薛季益推辞不肯坐下,说道:“以前的宴会,都是有固定的次序,怎么今天却要例外呢?”所有的官员们都说:“今天的宴席是为你专程摆设的,你为什么要推脱呢?”但薛季益说什么也不肯就座。当时我担任的是史官,职位是最低的,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是必需的。就在这时,给事中王日严注视着对我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好办法,就请你说几句折中一下。”我笑了笑对薛季益说:“孟子曾经说过,平常的恭敬是对于兄长而言的,暂时的恭敬是对于乡里长者而言的。’薛侍郎暂时可以受到大家恭敬,但是从明天开始,就要像以往一样了。”薛季益无言可对,在座的各位长官都说我讲得妙,于是各自就座。

【评析】

这篇文章从子首先引用《仪礼·燕礼篇》中的一段话,来大概的讲述宴会时主人与客人应注意的礼仪。然后又从《左传》中“客,一坐所尊也。”体现了古人对宾客的尊敬。之后又通过讲述发生在作者身边的故事进一步引出孟子的一句话‘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从而与题目相对应。虽然文章简短,但却给我们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子曰:人无礼,无以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