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顾志华
《校雠通义》内篇三卷,外篇一卷,清章学诚著。《校雠通义》与《文史通义》一样,是章学诚的代表作。在这部书中,他系统地论述了有关校雠的原理和方法,反映了他在目录学上的杰出成就。
《校雠通义》是章学诚在编撰《和州志》的《艺文志序例》的基础上,仿郑樵的《通志校雠略》,替三通馆代拟的《续通志》稿,原题为《续通志校雠略》。此书写于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共四卷。后原稿被盗,前三卷赖朋友抄录才得以保存,第四卷遗失了。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他在编写《史籍考》时,又进一步作了修改,更名为《校雠通义》。
章学诚以思想家和史学家著称于世,他也是一个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继承了由汉代刘向、刘歆开创,经过南宋郑樵发展的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发扬光大,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目录学思想和方法,把我国目录学的研究工作大大推进了一步。《校雠通义》内篇三卷,卷一是主要部分,阐明他对目录学的见解。章学诚认为,目录学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校雠通义》叙)的学问,所以无论分类、编目、著录,都必须充分体现这一思想。同时,他也就互著、别裁等目录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卷二是考证《汉书艺文志》,纠正郑樵、焦竑校正《汉书艺文志》的错误。卷三是分析《汉书艺文志》的得失。外篇收集章学诚写的序跋和文史杂论二十一篇、其中较重要的有《论修史籍考要略》等几篇。
章学诚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目录和校雠工作来说,不只是简单的类次群书和校正文字,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揭示书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流派和师授渊源,阐明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发展情况。章学诚提出,在分类方面,要重视图书的内容,不应拘泥于形式;在编目方面,要做到类目清楚,类次有序;在著录方面,要撰写类叙和提要,这样就能反映各个时代学术、文化的兴衰情况,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这是很有见地的。章学诚还反对是古非今,主张从学术演变中认识和总结它的发展规律,《七略》演变为四部,如“篆隶之流而为行楷”,是大势所趋,“安得执《七略》之成法以部次近日之文章乎”(《校雠通义》内篇一《宗刘》)。因为旧的分类法无法反映新兴学科的发展,容纳不了不断增长的图书资料。章学诚对古代藏书楼把图书作为私有财产藏之秘阁,不能广为流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了批评,这无疑是正确的。
章学诚具体地运用了他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在目录编制的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创造,最重要的是“互著”、“别裁”两法。互著又称互注、互见,指一书内容论及两个主题或涉及两类以上时,应该将这书在有关各类中重复反映。“至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注以便稽检而已”(《校雠通义》内篇一《互著》)。别裁又称别出,指将书中内容的某一部分分析出来进行著录,归入到有关各类中去。“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并得裁其篇章,补苴部次,别出门类,以辨著术源流”(《校雠通义》内篇一《别裁》)。运用“互著”、“别裁”两法,能充分发挥目录“绳贯珠联,无少缺逸”的作用,“使后人溯家学者,可以求之无弗得”(《校雠通义》内篇一《互著》)。这是章学诚总结了前代目录学家的成就,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是他对目录学的重要贡献。
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主张学以致用;他坚持批判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大胆创新;他重视图书资料,反对离事言理,主张详明学术源流,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当然,章学诚也有他的局限性,他主张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仍是辨封建社会之学术,考地主文化之源流;他的致用的观点,还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他的批判精神,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对这一点,我们是不能苛求于他的。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生前未能刊印,一直到1832年(道光十二年),才由他的次子华绂在大梁首次刊印,这时距他去世已有三十一年了。以后又有杭州、广州、贵州的几种刻本,内容相同。1921年刘承干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校雠通义》三卷编为内篇,同时又增加外篇一卷。1956年古籍出版社依刘承干嘉业堂本重新标点出版了《校雠通义》。这是目前最为流通的一个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