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公谏厉王弭谤》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邵公谏厉王弭谤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1]。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2],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3],史献书[4],师箴,瞍赋[5],矇诵[6],百工谏[7],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8],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衍沃也[9],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10]。

【注释】

[1]国人:当时对居于国都的人的通称。谤:这里是责备、诅咒之意。

[2]卫巫:卫地的巫师。

[3]公卿:朝廷的高级官员。列士:朝廷的低级官员。瞽(gǔ):盲人乐官。

[4]史:史官。献:呈献,敬献,进献。

[5]师:师氏的简称。《周礼》以之为教国子之官。瞍(sǒu):韦昭注谓“无眸子曰瞍”。

[6]矇:韦昭注谓“有眸子而无见曰矇”。

[7]百工:主管营建制造等事务的官职。

[8]耆(qí)艾:指老年人、老臣。

[9]隰(xí):低湿的地方。

[10]彘(zhì):地名,故址在今山西霍县。

【译文】

周厉王非常残暴,全国上下都很气愤地指责他。邵公禀告说:“百姓已经承受不了这样的命运了!”厉王知道后十分生气,便找来卫地的巫师,监视那些指责他的人,得到卫巫的报告以后就命人杀死他们。从此以后,国人再也没有谁敢说厉王坏话,路上相遇的时候就用眼色来示意。厉王非常高兴,就对邵公说:“我能禁止诽谤之言散布流传了,甚至让这些人不敢再讲话了。”邵公说:“确实是阻拦住诽谤了。但你这是塞住了民众的嘴巴,这要比堵塞河流还要可怕。河流若被堵住终究会导致决口,受伤的人一定会很多,被压制的民众也是如此。所以说,治理河道的人为了防止堤坝决口首先就要排除堵塞,才能疏导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喧闹之言就要学会引导百姓说话。因此,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公卿列士及时呈献出民间诗歌,朝廷乐官能够呈献出民间乐曲,史官能够呈献出史书,教导国子的师氏能够进献箴言,患有眼疾的瞍者可以朗诵,矇者能够吟咏,百官能够衷心劝谏,平民的议论和建议都能够顺利上达,近臣能做到尽心规劝,宗室姻亲可以补过纠偏,乐官、史官能够积极施行教诲,元老重臣能够极其负责地进行监督修缮,然后天子再考虑如何取舍,这样一来,国家的政事才会施行顺利而不违背民心。百姓有嘴,就像土地上有高山河流一样,钱财用品都由此而产出;又像原野之上有湿润的平川沃土一样,人民生活所需的衣服和食物都由此而产出。只有让百姓把想说的话自由宣讲出来,政事的好与坏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够多做好事而防备坏事发生,这样才能使财源旺盛、生活富足。像那百姓在心里所考虑的而在口头上说出来,这是自然形成的行为,怎么能强行阻塞呢?倘若堵塞言论而不让他们说话,那么朝政还能支撑多久呢?”

厉王很生气而不听邵公劝谏,就这样,国都里再没有人敢出来说话。过了三年,国人就把厉王放逐到偏远的彘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