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附身》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6 彩色片 115分钟
意大利塞克斯蒂莱影片公司/法国电视三台/LP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马尔科·贝洛基奥 编剧:马尔科·贝洛基奥 埃尼奥·德康契尼 摄影:朱塞佩·朗契 主要演员:玛鲁什卡·德特梅斯(饰朱莉娅) 费德里科·毕查利斯(饰安德雷阿) 阿妮塔·洛伦佐(饰普尔契尼太太) 里卡多·德·托雷布鲁纳(饰贾科莫·普尔契尼)
【剧情简介】
罗马,春末的一天。这天像往日一样,天空晴朗,阳光绚丽,暖融融的气流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涌入教室里,涌进学生的心田。其中,有个长得十分英俊的少年,他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那单调乏味的声音,也许,他的心早已飞往那绿茵茵的草坪,在这初夏即将来临的时分,和同学们一起踢一场球该多美!他叫安德雷阿·拉伊蒙迪,今年18岁。他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有一个舒适安静的家。他整日无忧无虑,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
安德雷阿心神不定,两眼时而望着老师,时而望望窗外。突然,他被他所见到的景象吓坏了:在同教室毗邻的屋顶上,有位年轻的黑人妇女企图自杀,她在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抗议。他心惊胆战地注视着这一场面,两眼紧盯着那位妇女。同时注视这一场面的还有一位姑娘。姑娘长得妩媚动人,苗条的身材,清秀的脸庞,一双楚楚动人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她叫朱莉娅,跟母亲住在安德雷阿教室对面的一所楼房里。安德雷阿的视线转向她,见她站在窗前,两眼泪汪汪地盯着屋顶上的妇女……他注视着她,几乎就像爱神出现在他眼前一样,心中立刻燃起了爱的火焰,是那种典型的“一见钟情”。于是,安德雷阿决心认识她。这天,他骑着摩托车,紧紧跟随着朱莉娅:他已爱上了她,对于他来说,他什么都不在乎。她比他大几岁,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的爱情。她由一位青年神父——就是刚才劝说那位黑人妇女不要自杀的神职人员——陪同驱车来到台伯河的一处。她从车里下来,注视着台伯河,她的父亲正是在这里遇难的。她望着安德雷阿,同他的目光相遇。后来,他随她一起走进法院,坐在她身旁,参加法院对一起恐怖主义活动的案件的审讯。他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她。被告中,有一名叫贾科莫的青年,是朱莉娅的未婚夫。他参与了杀害警察局长——朱莉娅的父亲——的犯罪活动。现在,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正在等待法庭的判决。
安德雷阿和朱莉娅开始了他们狂热的恋爱。像所有堕入爱河的人一样,他们既感到兴奋、激动也疑虑重重;既感到幸福同时也感到害怕。只不过对安德雷阿来说,是初恋,对朱莉娅来说,则是不同于以往的感觉。
朱莉娅患有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因此,对她来说,爱情生活总是意味着一种严峻的挑战,一种折磨,或者像她跟贾科莫的关系那样,就是逆来顺受。但跟安德雷阿在一起就不同了,她发现,她这个病态的人,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到爱的幸福。渐渐地,她克服了自卑心理。于是,她也想向某些人挑战,因为那些人对别人的幸福往往不能容忍,几乎可以说是惧怕。
比如说,安德雷阿的父亲、精神分析家拉伊蒙迪教授对此肯定会感到惧怕的。因为他认识朱莉娅,不仅认识,而且正在为她治病。只因为病理检查结果依据不足,他才准备解脱她。他怎么能理解和允许自己的儿子,一个英俊的少年同一个神经不正常的姑娘谈恋爱!
至于朱莉娅未婚夫的母亲,那个普尔契尼太太,她对此倒并不惧怕,她认为,这是朱莉娅的许多荒唐行为之一。对于她来说,朱莉娅是否幸福,她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贾科莫能否出狱,而且越早越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朱莉娅原谅她的儿子,并且和他结婚。
但是,朱莉娅并不爱贾科莫。是的,她喜欢他,也真心实意地原谅他;她常去监狱探视,并在布置他俩将来一起生活的新房。尽管她做着这一切,但她的心里却起了变化。她遇到了安德雷阿,她真正爱的却是安德雷阿。他那充满青春的活力,他那欢乐的面容,他那正常人的神态使她体会到了另一种情感。是他唤醒了她心中的爱,使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她和他,正是在那里,在那套布置得优雅、尚未居住的房子里,度过了他们的幸福的时光;在那里,他们欢笑,哭泣、争吵、甜言蜜语;在那里,她经历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原先惯于忍受的那种冲动渐渐地被安德雷阿那种平静的、正常的力量所代替。她经历了一种爱的感情的升华。
终于,贾科莫获释的那天来到了。那天,安德雷阿盼着早点下课。上午下课后,安德雷阿大步流星地赶到法院时,宣判已经开始了。他当场就感到一阵头昏。同时,两家和教堂里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贾科莫和朱莉娅举行结婚仪式。
举行婚礼的那天,安德雷阿正值参加高中毕业考试,他心神不定,在教室的窗前徘徊着。他感到绝望,想再看到对面的朱莉娅,但她没有露面。也许,一切都完了,她这会儿已经结婚了,还是他父亲说得对……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朱莉娅这时正在学校校园里,等待着安德雷阿。
【鉴赏】
影片取材于法国作家雷蒙·拉迪盖的同名小说。原小说写于1923年,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士兵在前线打仗时,他的妻子在后方同一个中学生相爱的故事。但是影片除了保留题目外,内容跟原著已显得毫无关系了。影片的男主人公也是一个中学生,这是影片和小说的唯一相似之处吧。
但贝洛基奥并不是第一个将小说搬上银幕的人。早在1947年,法国导演克劳德·奥当拉拉就已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由著名演员钱拉·菲里浦和米歇莉娜联袂主演。1986年,贝洛基奥和澳大利亚导演斯科特·莫里同时对此片作了重拍。
80年代在西方电影界,出现了一股重拍片的热潮,像《罗马假日》、《上帝创造女人》、《对一个不受怀疑的公民的调查》等当年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都有了新版本。有的影片出品还不到一年,也竟然被重拍,如法国影片《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被移植成美国片,片中的三个单身汉由美国青年所喜欢的汤姆·塞莱克等人扮演。重拍片的作者或从现代意识,现代人的眼光对原作加以改动,或基本上保持原片的风貌,但以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演员代替原来的演员,或改变原片的内容,形成一部独具特色的影片。贝洛基奥的重拍片则属于后一种。但不管是贝洛基奥的还是莫里的,他们都将影片的故事背景置于当代的环境之中,对于片中人物也都是以现代人的意识进行剖析的。
贝洛基奥是一个擅长剖析人物内心的导演。他自从1965年以《怒不可遏》一片一举成名后,拍摄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影片。这些影片就题材而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剖析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崩溃;另一类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影片,即所谓“政治电影”。他的政治影片《中国是近邻》(1967)以嘲讽的笔调揭露了自称是“左派”政党的混乱与腐败;《胜利进行曲》(1976)则猛烈地抨击了军国主义。但是,由于过多的戏剧情节,使影片显得肤浅而又缺乏连续性。因此,不少人认为,贝洛基奥的成熟作品还是他那些反映社会问题的“文艺片”。这些文艺片的特点是寓意深刻,手法细腻,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较为丰满。其中,有揭示资产阶级体制危机的 《以父亲的名义》;有表现精神病患者的《一个或全部》;有根据名著和历史题材改编的《海鸥》和《亨利五世》(1985); 还有反映西方社会家庭伦理混乱的《跳向空中》(1980)等。或许,《跳向空中》是贝洛基奥电影生活中的最佳作品。在这部影片里,他以娴熟的技巧,把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的性变态心理和可笑举止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影片对资产阶级社会里家庭内部冲突,由于对性渴求而产生的神经质,回忆往事的痛苦和自我毁灭等怪现象作了严肃的剖析,同时也对意大利社会上不断发生的恐怖活动进行猛烈的抨击。
贝洛基奥在《魔鬼附身》里,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这一主题思想,用更为细腻的手法去揭示人物心理活动。朱莉娅是一个“不正常的姑娘”,这不仅是因为她去心理医生那里求医,而是因为她永远无法从医生的治疗中解脱出来。从外在的表现上看,她也属于那种“神经不正常的人”;她举止无常,情绪不稳,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和嘶哑的笑声;但有时也会泄气地沉默不语。像通常发生在求医者和心理医生之间那样,朱莉娅也曾去诱惑她的医生——安德雷阿的父亲。
贝洛基奥让他的女主人公以一个病态的形象出现,绝非偶然。在他的处女作,即成名作《怒不可遏》里,他就是通过对意大利北部一个庄园主家庭毁灭的过程的表现去表达他对社会弊端的批评。在该片中,作者似乎是在表现一个不正常的家庭并剖析各种病态心理,因为在这个家庭中,几乎人人都是不正常的。其中有双目失明的母亲,羊角疯病患者,白痴和疯姑娘,亲手杀害母亲和兄长的人。透过这些表面,作者实际上是试图以象征的手法,通过对人物和一些事件的自然主义表现,揭示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分崩离析;作者把这个病态的家庭隐喻为整个资产阶级社会或资产阶级文明,而他通过影片要表明的是,这个阶级的许多观念和文明已 “病入膏肓”,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到了80年代,意大利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不仅原有的黑手党势力十分猖獗,谋杀政界、司法界人士的事件屡屡发生,使许多反黑手党人士倒在血泊之中;而且又有“红色旅”恐怖组织的暗杀破坏活动,更加使人心不安,特别是青年一代,他们的思想被搞乱了。他们迷惘,无所事事。朱莉娅成了恐怖分子的未婚妻,但当她得知,她的未婚夫参与了暗杀自己父亲的罪恶活动后,不但没有同他分手,而且真心实意地原谅了他,只是在遇到了安德雷阿后,才最终拒绝了这门已安排好了的婚姻,选择了安德雷阿。也可能同贾科莫结婚会使她不幸福,但至少前途是有保障的;然而,她却听从心灵的驱使,选择了前途尚是未知数的中学毕业生。虽然经济上前途无保障,但感情上却是稳定的,或者说是幸福的,从而也就结束了她那始终是烦躁不安、“魔鬼附身”的心态。
安德雷阿违反父意,同一个“神经不正常”的女人相爱,自然是一种对家庭的叛逆。但这还是次要的,至少他的家庭对此采取了一种冷漠的态度,他真正想破坏的,或用他的话说,想“解决”的却是朱莉娅原未婚夫的家庭,他本能地有一种愿望,要将这个“罪恶的家庭”破坏掉。
安德雷阿蔑视学校的传统教育,但他想要什么,他自己也不清楚。在影片中,贝洛基奥用一系列的文科教师形象的出现和考试委员会去影射他对现行教育制度的讽喻。这毫不令人诧异,因为,在贝洛基奥的学生时代,他就对传统的教育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披露了影片的“自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