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战斗》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山谷里的战斗》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53 黑白片 145分钟

埃及米斯尔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优素福·沙欣 编剧:阿里·扎尔卡维 摄影:艾哈迈德·马尔西 主要演员:奥马尔·谢里夫(饰马哈茂德) 法婷·哈玛梅(饰卢芙娜)

本片获1955年埃及国家电影评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演员奖


【剧情简介】

本世纪40年代的埃及山区农村。青山如黛,河网纵横。大片大片的甘蔗田,阡陌交错。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群众正忙着从田野里收割和搬运甘蔗。男女老幼,挑的挑,顶的顶,毛驴驮,马车拉,在一条蜿蜒的泥泞土路上摩肩接踵。

土路的一座石板桥头,赶马车的地主管家和牵毛驴的贫苦农夫,为着争先过桥而发生了一场殴斗。结果道路堵塞,人声鼎沸,怨声冲天。

一个年近30岁的知识分子,西服革履,风度翩翩,夹着皮包,远远走来。他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马哈茂德,一个普通农家的儿子,前年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当土木工程师。今天他赶回家帮助家人收获甘蔗。目睹此情此景,他顿时心情惆怅。他向乡亲们发誓:一定要帮助他们修建一条公路,解决运输的困难。乡亲们对他下跪感谢。

一座普通的农舍里,马哈茂德同家人在一起。他将从城里选购的一顶草帽和一块布料送给了年迈的父母,并提出了修公路的想法,得到全家人的赞同。

马哈茂德在他所工作的城里,白天奔波不停,找人洽谈修建山区公路的项目,得到一家建筑公司老板的支持。晚上,他闭门精心设计,绘制公路建筑图纸。

马哈茂德走进本村的一座高门大院,在楼下客厅里,向该村最大的封建乡绅“谢赫”侯赛因提出他的修建公路的计划。侯赛因从垄断甘蔗贸易、维护既得利益出发,以修建公路“破坏风水,触犯真主”为借口,拒绝了这项计划。马哈茂德无奈。

晚上,马哈茂德在家里召集一帮乡亲长老开会,宣布了他的修公路计划和侯赛因的拒绝态度。乡亲们情绪激昂,坚决赞成他的计划,并表示支持他同侯赛因作斗争。

与此同时,侯赛因在家中召集保长、户长及乡丁们开会,阐明了他对马哈茂德公路计划的反对立场。最后与会者统一了认识,决定抵制和破坏修公路的计划。

一个晴朗的日子,修路计划开始实施。两台大推土机开进这个山谷地带。马哈茂德头戴草帽、身穿工作制服,扛着测量仪器,领着一大帮工程技术人员,在紧张有序地指挥工作。大批的男女老幼前来观看。沉静的山谷,顿时沸腾了起来。

老地主侯赛因和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乘坐一辆马车,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气势汹汹地来到施工现场,对马哈茂德一行人摆出了决斗的架势。在穆罕默德的指挥下,一场搏斗展开了。老地主的一伙乡丁大打出手,砸仪器和推土机,将马哈茂德和许多技术人员殴打得头破血流,结果激怒了现场围观的富有正义感的农民兄弟,于是他们一哄而起,抡起扁担、镰刀和斧头,追打乡丁、狗腿子。老地主和儿子见势不妙,便扬鞭催马,溜回村去。

马哈茂德在家中养伤。老地主侯赛因的闺女卢芙娜,一位温柔、秀美、善良的姑娘,悄悄走进来看望马哈茂德,受到他母亲的热情接待。卢芙娜站在父亲的对立面,支持马哈茂德的公路计划,给予他深切的同情和安慰。两人彼此产生了好感,变得亲切起来。

老地主侯赛因一伙,不甘心失败,在暗地里积极策划陷害修公路带头人马哈茂德的阴谋。

一天晚上,卢芙娜和马哈茂德在村外的甘蔗田头约会,向他倾吐了心中的爱情,并交换了“信物”。马哈茂德鼓励卢芙娜与自己的父兄作斗争,以实现他的修路计划。不料,他们俩的这一行为被“护清”的家丁发现,当场捉拿了马哈茂德,并将他绑缚送交给卢芙娜的哥哥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买通官府,以“勾引女人罪”将马哈茂德投进大牢。正直的卢芙娜义愤填膺,为了维护自身的清白和同马哈茂德纯洁的爱情,她以寻死和断绝父女关系相威胁,在家庭内部展开了不屈的斗争。

卢芙娜去牢房探视马哈茂德,向他表达了内心的悲痛和对爱情的坚贞,并向他表示将在法庭上为他俩关系的清白作证。

法庭开审马哈茂德。卢芙娜出庭作证。她控诉了哥哥穆罕默德一伙对马哈茂德的无辜陷害,表明了她同马哈茂德之间正常纯真的爱情关系。马哈茂德的朋友作为辩护人,揭露了侯赛因依仗地方势力,破坏和阻挠修筑山区公路的计划并殴打工程人员的罪行。当地农民代表也站在马哈茂德一边作证。在出示血衣和打人凶器后,法官宣布:马哈茂德无罪释放,侯赛因负责赔偿马哈茂德一百万埃镑的损失费,并要他保证不再阻挠公路施工。正义战胜了邪恶。

马哈茂德将这一百万埃镑的赔款投入到修公路项目上。公路施工重新开始,山谷里又是一片沸腾,推土机的“哒哒”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连成一片。马哈茂德指挥技术人员和民工施工。当地农民送来茶水和水果,热情慰劳。

一条青沥沥的柏油公路铺成了,马哈茂德主持通车典礼。他站在一辆汽车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真主的帮助和乡亲们的支持,完成了公路的修建。鼓乐声、礼枪声和人们的欢呼声在山谷里回荡。卢芙娜捧着一束鲜花,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马哈茂德面前,向他献了花,并亲吻了他的脸颊。人群中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侯赛因身穿长袍马褂,乘坐马车,赶到庆典现场。他走到马哈茂德面前,亲热地同他拥抱和吻脸,称赞他为乡亲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一场热闹的婚礼在马哈茂德家进行。迎亲的车队行进在新修的公路上,马哈茂德和卢芙娜坐在第一辆汽车中,交换着幸福的微笑。车队绕着村子转了一圈,然后在阵阵礼枪声和乐鼓声中,驶向马哈茂德的家门。

【鉴赏】

1952年7月,纳赛尔总统领导的埃及民族民主主义大革命,揭开了埃及现代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独立后的新埃及,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场变革也推动了这个国家电影事业的大发展。国家实行了扶持电影生产的一系列新政策和有效措施,调整了电影生产和发行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埃及电影业的新复兴,使埃及电影在50年代进入了它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在这10年中,埃及共生产了588部长片,其中1954~1955年度生产了80部,创埃及电影史上的最高记录。在50年代中期,当西方世界因明星制的泛滥,以及好莱坞的垄断和电影检查的严厉而出现一场“电影危机”的时候,埃及电影处于它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个历史新时期里,埃及电影工作者,在阿拉伯世界民族解放和进步潮流的推动下,积极地从大变革中的国家政治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赋予了自己的电影作品以新的思想风貌和艺术灵感,拍出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就是优素福·沙欣于这个新时代开始时率先拍出的《山谷里的战斗》。

这部电影故事,反映了40年代的埃及山区农村,围绕修公路问题而展开的一场阶级斗争。它由埃及著名电影剧作家阿里·扎尔卡维编剧。剧本的故事性较强,有着曲折起伏的戏剧冲突。当时的埃及法鲁克王朝穷途末路。农村的封建统治势力仍然很顽固,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但一场变革之风,已经吹进这山区农村。农民们已开始觉悟,他们在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带领下,为了农村的发展和切身的阶级利益勇敢地站出来,同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封建主势力进行了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最后赢得了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斗争是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一个缩影。因此这部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导演优素福·沙欣对影片进行了成功的艺术处理。他在事件发生的农村现场,拍下了大量的实景。绿色的山谷,苍翠的青山,密布的河网,茂盛的蔗田,农民劳动的场面,一一出现在电影画面上。影片洋溢着鲜明的纪实主义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影片以浓墨重彩刻画了正反两方面的代表人物。马哈茂德的正义、率直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卢芙娜的善良、正直和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侯赛因和儿子穆罕默德凶狠狰狞的面目,无一不在银幕上表现得栩栩如生,泾渭分明。

导演善于灵活运用摄影机镜头,将影片中的每个场面拍得热烈紧凑,人物对话,简明生动。特别是在拍公路开工时山谷里发生的那场搏斗时,他仿照当时美国西部打斗片的风格,构织了一幅幅节奏紧张、扣人心弦的惊险画面,避免了过去的许多埃及电影结构松散、节奏缓慢、对话冗长腻人的弊病。

这部电影的成功,还在于导演选中了两位天才的电影演员,即奥马尔·谢里夫和法婷·哈玛梅,让他们分别扮演影片中的工程师和老地主的女儿,二位演员均不孚众望。

谢里夫是一位具有欧洲血统的黎巴嫩人,自幼定居埃及,后来当了话剧演员,他第一次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男主角,一举成功,成为蜚声阿拉伯电影界的大明星。在拍片过程中,他同正走红的哈玛梅热恋并结了婚,然后又联袂主演了几部埃及影片。到60年代中期,这对影坛夫妇的婚姻生活出现了波折,以致发生离异。从此谢里夫离开埃及,迈入西方影坛,在好莱坞和英国的许多电影中扮演主要角色,成为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影星。

法婷·哈玛梅,1931年生于开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8岁时,被电影大师凯里姆选中,在《幸福的一天》中扮演女主角,成为埃及电影界第一位女童星。成人后,在埃及演艺学院学过两年话剧表演。从1948年起到50年代初,她先后参加了40多部埃及电影的演出,并在其中的18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而今,她在《山谷里的战斗》中,以其恬静端庄的长相和深情细腻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和富有正义感的地主女儿。1957年埃及在中国举办第一届电影周,哈玛梅作为埃及电影代表团成员,带着《山谷里的战斗》一片,参加了电影周开幕式,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这部影片的导演优素福·沙欣,1926年生于亚历山大。40年代中期,去美国学习电影导演。1948年回国后,在埃及电影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积极从事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实践。先后拍过《阿明老爹》 (1949)、《尼罗河之子》(1951)等具有新现实主义特色的多部影片。《山谷里的战斗》一片,是他于50年代所拍的第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这部影片于1955年埃及全国电影评奖中,荣获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女演员奖。该片还先后代表埃及,参加了联邦德国巴特埃姆斯“国际电影观摩大会”和戛纳电影节,受到各国电影人士的关注和好评。1957年,沙欣拍出了他的第二部现实主义电影杰作《铁门车站》,反映了工人阶级同资本家之间的阶级斗争。该片曾于1958年参加民主德国柏林电影节,荣获评委会大奖。1963年,沙欣拍出著名历史题材的彩色宽银幕巨片《萨拉丁》。60年代中期以后,欧洲“新浪潮”电影进入埃及,沙欣受这种电影美学思潮影响,拍了《新的一天的黎明》(1965)和《选择》(1971)。同时他又拍了一部反映埃及农民问题的现实主义佳作《土地》(1969)。这部影片在1971年埃及全国电影评奖中荣获最佳影片奖、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女主角演员奖。

优素福·沙欣从1949年到1971年,共为埃及拍出20部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电影。在埃及电影史上,他是与阿布·塞夫齐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作为世界一百名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作品被载入乔治·萨杜尔编的《世界电影史》中。

1970年,法国在巴黎为沙欣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电影回顾展”。这是一个西方电影大国第一次为一位埃及电影工作者举办这样的活动。